標籤:漢字  古文字  喃字  越南  

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2022年4月14日

转载自“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一、引言

越南汉字资源即以越南汉籍为载体、以汉字为呈现形式的汉字形体、结构、字用、文化等汉字元素的总和。从广义汉字论,即以字形为中心,兼及音、义、用,亦包含汉字文化以及汉字传播、受容、变异、衍生诸多生态要素形成的汉字资源。

21世纪以来,郑克孟《越南的汉喃遗产研究》(2003)、阮俊强《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汉喃数据的历史、特征与前瞻》(2017)对越南汉字资源的存储情况进行了详实介绍。目前,越南汉籍主要收藏在越南汉喃研究院和越南国家图书馆,部分文献分散于法国、日本、中国等。越南汉喃研究院是越南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和研究汉喃文献的重要机构。据统计,汉喃研究院至今收藏纸本古籍6000多种,计33000馀册,收藏碑刻拓本约68000份。其中,用汉字书写的纸本文献有5200多种,占全部文献的80%以上;碑铭文献正文主要由汉字写成,喃字只用于记录人名或地名。面对如此巨大的汉字文献宝库,中外文字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亟须整理研究。

二、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现状

(一)越南汉字文献整理研究

1. 越南汉字碑铭文献整理研究

1.1 汉字碑铭文献汇编

越南汉字碑铭是深受中国铭文影响,同时依据本国自然环境和具体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民间普遍性。越南周年雨量大、湿度高、战乱多,纸质文献难以保存,碑铭是当地普通百姓记载他们日常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真实地反映了越南过去乡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是越南汉字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曾经进行两次大规模铭文拓片搜集工作。第一次是法国远东学院从1910年到1945年收集到11651铭文单位的20980份拓片。从1990年以来,汉喃研究院进行第二次拓片搜集,已收集约30000份拓片。此外,还接受了来自法国远东学院的21000份拓片。至今,总共已收集拓片68000份,数量是纸本文献的两倍多。目前,中外学界整理出版的代表性越南汉字铭文汇编资料如下:

A.《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由法国巴黎远东学院和越南河内汉喃研究院合作完成,已出版第一集(北属至时期李朝)和第二集(陈朝)。《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1998),潘文阁、苏尔梦主编,所采集的铭文是从北属时期至李朝(1010—1224),按年代先后汇集了27篇铭文。《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二集)》(2002),毛汉光、郑阿财、潘文阁主编,分为上下两册,所采集的铭文出于陈朝(1226—1400),按年代先后排列了44篇铭文。两集《汇编》对所收铭文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角度进行了考校注释,在汉喃铭文研究史上颇具代表性,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台湾学者耿慧玲是其代表。遗憾的是,两集所收铭文篇数较少,其中有多篇或无拓本,以抄本补录,如“皇越太傅刘君墓志”;或为后世重刻,如“奉圣夫人黎氏墓志”。部分碑铭刻录时间不明或有误,如“大阿耨三宝田碑”不属陈朝而属莫朝。

B.《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越南汉喃研究院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整理,所收集的多是散落在庙宇、村社、神祠等附近的碑铭,由越南文化通讯出版社出版,先拓印后影印,大致以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现已出正卷22册,收录铭文共22000条。《总集》所收铭文多以石碑为载体,主要用汉字系统地记载了越南北部民族的生活文化状况,时间跨度主要是16世纪至20世纪初,内容包括规约类、寄忌类、事功颂德类、诗歌类及其它类等。《总集》拓本较为清晰,数量甚多,时间跨度大,记载内容丰富,但除了对早期部分拓片进行编录外(见《越南汉喃铭文汇编》《陈朝碑文》),并没有进行任何整理或注释,无法直接应用于汉字研究。

此外,越南学界还出版了一些碑铭单行本,如《李陈诗文》《陈朝碑文》《河内碑文》《谅山碑文》《河西碑文》等,这些著作大都将碑文直接翻译成越南语,缺少对原本的校释,因受语言限制,影响不广。

1.2 汉字碑铭文献的编目与研究

在出版《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之后,另有8册《越南汉喃铭文拓片书目》(2007-2012),是按照《总集》编号顺序撰写的越南语目录提要,目前只收录了《总集》前16册16000份铭文,包括题目、碑铭年代、主要内容等。

至于碑铭研究,早在14世纪上半期,黎崱《安南志略》中就录有数篇李朝碑铭;19世纪前,后黎朝晚期的黎贵惇、黎末阮初的裴辉碧等就利用碑文作史学研究;近代以来,高朗《黎朝进士题名碑记》,黄春瀚利用李朝碑文材料编成《李常杰与李朝外交和宗教史》,何文晋《铜铭文石刻文——铭文与历史》对北属时期的铭文进行收集、考察和研究,吴德寿、丁克顺、阮金芒等多利用碑铭材料进行避讳及相关历史文化研究。阮翠娥《越南碑铭的整理与研究工作》(2003)介绍了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汉喃古籍和碑铭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对铭文文字的特点、内容、版本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阮氏金英《在越南的后碑》(2007)、阮文元《越南铭文及乡村碑文简介》(2007)探讨了越南民间特别盛行而许多笔纸资料常未注重涉及的“后碑”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在我国,耿慧玲在《越南史论——金石数据之历史文化比较》(2004),对越南碑铭进行了历史、民俗、语言、文字、文化等研究。陈日红、刘国祥《<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述要》(2013)从道德、制度、风俗、宗教等四个方面对该材料的汉文化影响进行了例释,揭示越南河内以北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2. 越南汉字纸本文献整理研究

纸本文献指书写或刊印在纸张上的古籍或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写本和刻本。越南拥有丰富的纸本文献资源。早在越南独立不久,就有大兴库(1023)所藏的三藏经、重兴库(1036)的大藏经,以及仙游书院(1038)、天长库(1295)的佛经。此外,陈朝时的宝和殿亦有藏书。黎朝则有蓬莱书院。西山朝有崇正书院(1791)。阮朝时代,书库逐渐变多,重要的有:

(1)明命时的聚奎书院,收藏4000部越、中、欧等书籍近9000本。

(2)建于1825年的藏书楼,收藏古籍、六部文书和嘉隆时代文献近12000本。

(3)史馆书院,建于1841年,收藏169部书。

(4)内阁书院,成立于1862年,收藏2500部书,近7000本单册。

(5)新书院,建于1909年,藏2640部书,分经、史、子、集、国书单册接近51371本,另外还有7000单本。

(6)古学院书院,建于1922年,藏书3000部。至今,越南纸本文献现存7000多种,汉字文献有5700种左右,占全部文献的80%以上;在汉字文献中,写本有4000多种,其余为刻本(含汉喃研究院藏)。

2.1 汉字刻本文献整理

在越南,纸本文献的保存与整理工作在整个汉字文化圈地区相对滞后。虽然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建国以后,越南也影印整理了部分汉喃古籍,其中相当部分具有较高水平,如1997年由河内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越南汉文小说总集》四册,对数十种小说书籍作了详细的文献考订。但总体而言,相当多的越南古籍整理着眼于文化普及,多将汉文翻译成现代越南文,作简单的越文介绍和粗糙的翻印,缺乏细致的校勘、辑注,尚未建立相应的学术规范。

在日本,明治十七年(1884),引田利章校订了吴士连等编修的《大越史记全书》,由埴山堂出版。越南史研究专家松元信广编校《大南一统志》,由日本印度支那研究会于昭和十六年(1941)发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于昭和三十六年(1961)至昭和五十六(1981)陆续影印出版了《大南实录》,共二十册。1987年,日本创价大学出版陈荆和编校的《校合本大越史略》。以上整理本文献均成为学术界开展越南研究最基本的史籍,成为学界广为流传的通行本。

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越史略》,上海古籍书店1979年出版武尚清校注本《安南志略》。北京大学2013年整理出版《儒藏·精华编·越南之部》。2015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据内阁官版等出版标点校勘本《大越史记全书》等。在港台地区,先后整理出版了《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艮斋诗集》等。

2.2 汉字写本文献整理

越南的写本虽远多于刻本,但学界对其影印整理亦不甚多。在越南,近年陆续影印出版了《阮朝硃本目录》《云仙古迹传》等,对原文献转移为现代越南语。在中国,1971年,陈荆和编校《国史遗编》,所用底稿为法国远东博古图书馆的写本。继之,1980年出版了阮述《往津日记》,其底本为法国戴密微1939年在河内所获之孤本,此前未曾刊行过,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戴可来等《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2010年,孙逊、郑克孟、陈益源主编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所据文本大多是写本。2010年,大型文献丛书《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册)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出版。此书收录的主要是越南陈朝、后黎朝、西山朝和阮朝出使中国的燕行使者的著述,原本大多来自越南汉喃研究院藏写本,印刷清楚,成像清晰,且在每一分卷前有简介若干,交代了作者生平及所取用的版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法藏写本文献《大南一统志》《皇越一统舆地志》。另,台湾学者分别于1987年、1992年整理出版了《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二辑,由法国远东学院出版,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2.3 纸本文献的编目与研究

早在1904年,法国传教士就为越南汉籍编纂了相关目录。如加第尔、伯希和《安南史上史料之初步研究》。1935年又有加柏顿编成《安南书志》一书。布德与布治雅合编的《法领印度支那书志》,于1928年至1939年陆续刊行。后来,中国学者冯承钧在此基础上编成《安南书录》。以上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越南历史上所记存的书籍情况。

在日本,诸多学者编制了关于越南古籍的现代目录,如:松元信广《河内法国远东学院所藏安南本书目》《越南王室所藏安南本书目》;山本达郞《河内法国远东学院所藏字喃本及安南版汉籍书目》《河内法国远东学院所藏安南本追加目录》《巴黎国民图书馆所藏安南本目录》《巴黎亚细亚协会所藏安南本书目》;川本邦卫《越南社会科学书院所藏汉喃本目录》;藤原利一郞《巴黎国立图书馆新收安南本目录》;岩井大慧《永田安吉氏搜集安南本目录》《东洋文库朝鲜本分类目录附安南本目录》。

在越南,张文平《荷兰莱顿大学所藏汉喃古籍》,陈义《英国图书馆所藏的汉喃书籍》,陈义、阮氏莺《日本四大书馆所藏的越南本总目录》反映了汉喃古籍的现代遗存及其在越南域外的传播和收藏状况。杨泰明等《汉喃书目》,越南汉喃研究院与法国远东学院《越南汉喃遗产目录》《越南汉喃遗产目录补遗》则是对越南所藏汉籍书目的介绍。

目录编纂的集大成者当属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该目录是在《越南汉喃遗产目录》的基础上编纂而成,运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方法进行梳理,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共五十类、六十目,并对每部书籍、每宗文献的名称、作者、编印者、撰写年代、编写年代、版本、序跋、基本内容、抄写或编写方式作了逐一介绍。《提要》共收5023种古籍,经部147种,史部1665种,子部1527种,集部1684种;汉字文献有4229种,喃字文献794种;中国书重印重抄本越500种左右。2004年,中越学者刘春银、林庆彰、陈义在《提要》的基础上进行增补,撰成《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补遗》,由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专题研究中心编印出版。《补遗》体例与《提要》一致,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目录正文,下册为索引,共增补2280种文献,其中汉文文献多达2035种。两本书出版的同时,也建置完成“越南汉喃文献目录资料库系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捷的网络检索服务。就目前来看,《提要》《补遗》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成的资料库,已然成为学界广为利用重要工具。但由于受时间和经费等条件限制,加上合作各方学术观念的差异,此书尚有许多错误和不完善之处。

在越南纸本文献研究方面,中华书局出版了张伯伟主编的《域外汉籍研究丛书》,其中陈益源《越南汉籍文献述论》、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王小盾《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均是经典之作。特别是《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是第一本关于越南文献的通论性著作,对于越南纸本文献的整理研究具有道夫先路之功。

(二)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整理研究

1. 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整理

按照传统的文献分类,语言文字之学谓之“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音义等。《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收录此类文献25种,包括《三千字历代文注》《今文字略》《字典节录》《字学训蒙》《字学四言诗》《字学求精歌》《村居便览》《钦定辑韵摘要》《安南国语新式》《检字》《难字解音》《三千字解音》《大南国语》《千字文解音》《三千字解译国语》《日用常谈》《五千字译国语》《字类演义》《指南玉音解义》《南方名物备考》《指南备类》《国音新字》《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汉字自学》《翻切字韵法》等。目前学界对该类文献的整理处于空白阶段。

2. 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研究

近年,越南学界开始关注汉喃古辞书研究,如吕明姮《考究汉越双语辞典:大南国语》(2013)、黄氏午《指南玉音解义》(2016),附录影印原始文本,用现代越南语进行翻译注释。2017年5月,浙江财经大学与越南汉喃研究院联合主持召开“东亚汉籍与越南汉喃古辞书国际学术研讨会”,越南学者提交了多篇论文。如陈仲洋《中世纪越南汉字词典的类型与特点》(2017)对中世界越南汉字字典的类型、汉越双语词典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汉越—汉喃对照词典是越南中世纪汉字教学的教科书,是学校汉字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其主要功能是给学生们学习基本汉字提供教材。丁克顺《<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版本及文字等问题研究》(2017)对《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的作者、版本、内容、用字和词汇进行了简要介绍。吕明姮《从词典论看越南中代辞书:以《大南国语》《日用常谈》《南方名物备考》为中心》从中国词典论角度,对越南古辞书的内部结构进行剖析,并与中国辞书对比,凸显其特征。杜氏碧选《以字典为编写方式的越南中代汉字教科书研究—— 以<三千字解音>和<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为例》(2017)分别对两本越南古辞书的编纂方式、押韵方式和教学功能进行介绍。陈氏降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喃双语辞典:<南方名物备考>案例研究》(2017)考察了《备考》的成书背景、行文结构,探究其在越南社会文化中的影响。阮氏黎蓉《越南<千字文>字书两种汉字字形考》介绍了《千字文》的成书背景及相关材料《千字文解音》《千字文译国语》,并对部分汉字异体字从形体和结构进行考察。

在中国,陈荆和《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译注》(1971)在香港出版,这是我国对越南古辞书整理的唯一著作。近年,梁茂华博士论文《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郑州大学,2014)从民族思想文化、民族意识、民族认同、跨民族文化交流等角度对越南文字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对《指南玉音解义》《三千字解音》《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大南国语》等几部重要的越南汉喃辞书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进行探究,认为古代越南双语辞书的特点是,以字喃解汉字音义,而且不少辞书是以越南传统的腰脚韵进行编排。郑阿财《从敦煌文献看日用字书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容受——以越南<指南玉音解义>为中心 》(《中国俗文化研究》2015 年第1期),这是专论中越辞书关系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李无未《近代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及其东亚汉语教育史价值》(《东疆学刊》2017年7月第3期),对近代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的学术价值进行探讨,与朝鲜朝、日本江户明治汉语官话课本进行比较,进一步凸显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文献在东亚地域汉语史视野内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温敏《越南汉喃双语辞书研究价值初探—以<指南玉音解义>为中心》(2017)以《指南》为中心,以《大南国语》为参照进行初步考察,认为这类辞书类目丰富,因日用实用的特点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汉喃两相对照的体例有利于考察汉越词汇特点和汉字的字形、结构和功用属性,是研究汉越语、汉字喃字差异、汉越文化交融的优质语料。李宇《越南汉字辞书<字典节录>研究》(2017)对《字典节录》成书背景、编纂体例和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陈楠楠《<三千字历代文注>初探》(2017)从版本、成书背景、编纂体例、价值等方面对《三千字历代文注》进行了简要介绍。

(三)越南汉字文献字形整理研究

1. 越南汉字文献字形整理

关于越南文献字形整理,早见于王力《汉越语研究》(1948)。其文附录100个越南省笔字,此为早期关注越南汉籍俗字之作。陈荆和《校和本大越史记全书》(1984—1986)附录《越南俗字、简体字与惯用汉字对照表》,为越南刻本文献字形整理提供字样。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2007)列举了越南刻本中的特创俗字。另外,亦有数篇学位论文涉及越南汉籍俗字字形整理,详见下文。

2. 越南汉字文献字形研究

关于越南文献字形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中国。除上述所列外,郑阿财《越南汉文小说中的俗字》(1993)对《岭南摭怪列传》《天南云箓》《听闻异箓》等文献俗字进行了分类探究。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1995)对越南钟铭中出现的俗字进行探源或国别判定。陆锡兴《汉字传播史》(2002)认为越南简俗字的构形方式与汉语俗字大致相同。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2003)从汉字符号的类型和表音化趋势对汉字在越南的使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索》(2008)分析了在越南使用的中国俗字、方言字等。何华珍《俗字在越南的传播研究》(2013)探究越南俗字与汉语俗字之传承变异,指出辞书及学界有关失误;《域外汉籍与近代汉字研究》(2015)揭示了域外汉籍对于近代汉字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指出域外汉字研究的内容、范围、路径。刘正印、何华珍《越南汉喃铭文酒器量词字用初探》(2016)对汉喃铭文中记录酒器量词与中国的酒器量词用字进行比较分析。何华珍、刘正印《越南汉文俗字的整理与研究——兼论<越南俗字大字典>的编撰》(2017)分别从碑刻、刻本、写本等不同载体展示越南汉文俗字资源的状况,从传承和变异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凸显《越南俗字大字典》编撰的必要性。刘正印、何华珍《越南汉喃碑铭用字研究导论》(2017)以《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为语料,对其中的用字现象从传承和变异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何婧《越南瑶族民间古籍中的汉语俗字研究》(2017)从汉字传播角度出发,对其中的传承俗字进行了调查和例释,揭示了汉语俗字在越南瑶族民间古籍中的传承性。甄周亚《冯克宽使华汉诗疑难俗字考释》对五组疑难俗字进行了详细考证。

近年,出现数篇研究越南汉字文献与异体俗字的学位论文。如:刘康平《越南汉文写卷俗字研究》(西南交大,2011)用汉字构型理论阐释了这些写本文献中一些重要俗字的演变规律和结构特征,并同《宋元以来俗字谱》的俗字进行了比较。贾盖东《越南汉籍<大越史记全书>俗字研究》(浙财大,2014) 以正和本、国子监覆刻本、戴密微藏本三个不同版本的《大越史记全书》为语料,对其中的异写俗字和异构俗字进行分类研究。甄周亚《冯克宽使华汉诗写本俗字研究》(浙财大,2015)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的冯克宽使华汉诗写本为语料,对其中的俗字进行了穷尽式的调查和整理,展示俗字在越南的传播轨迹。刘正印《越南汉喃铭文用字研究》(浙财大,2016)运用“汉字职用学”和“传承俗字和变异俗字(国际俗字和国别俗字)”等相关理论,对越南碑铭用字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何婧《越南瑶族民间古籍俗字比较研究》(浙财大,2016)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越南瑶族民间古籍中的俗字字形,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揭示其传承变异现象与规律。在越南,研究汉字的学者不多。关于汉字理论,华人施达志(Thi Đạt Chí)在1960年出版了《汉字研究》一书,但全书不足50页,属于入门书籍。2008年,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在喃字研究著作《喃字文字学概论》的开始部分讨论了东亚学者关于文字学中各类型方块字的相关概念。2015年,阮庭复(Nguyễn Đình Phức)等《汉字文字学》是第一部在越南出版的汉字文字学研究专著,可惜内容有限,不足100页。关于古文字,由于材料匮乏,仍处于起步阶段。叶少飞和丁克顺(Đinh Khắc Thuân)2016年4月在韩国发表的《越南新发现东山铜鼓自铭“金甗”释》,与阮越(Nguyễn Việt)、郑生(Trịnh Sinh)、安之(An Chi)等学者对越南早期出土文献进行讨论,但多是从考古学或历史学角度进行考释,专题研究古文字的十分少见。关于近代汉字,阮玉协《越南陈朝禅宗三书研究—以文献、文字、词汇为中心》(2013)以《禅苑集英》《圣灯语录》《慧忠上士语录》三本越南汉籍刻本为主要材料,选取其中的代表性俗字,从形体结构方面进行剖析和解读。郭氏娥《越南北属时期汉字文献用字研究》(2013)探讨了越南北属时期汉字文献的用字状况,并探讨了所用汉字的构造特点。阮氏莺《错误的汉字—在香港出版<国史遗编>案例》(2016)对《国史遗编》域外的抄本、印本及越南语文本进行了介绍比较,从用字的角度纠正了香港排印本的一些错误。范氏草《<阮朝硃本>对联的异体字考》(2017)首先对《阮朝硃本》中的对联简介,然后对其中的异体字进行分类并总结其形体特点。另,吴德寿(NgôĐức Thọ)《越南历代避讳字研究》(1997)和阮金芒《越南宁平省陈朝碑刻避讳字研究》(2016)对越南历史中的避讳字进行了专题研究。

(四)汉字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关于汉字传播,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诸如汉字音义,民族新字,词汇演变,文化传承,均可从不同侧面进行探讨。简要分述如下:

1. 汉越音与汉越词研究

王力《汉越语研究》(1948)对越南语的词汇系统和语音系统进行探究。词汇系统分为越语词和汉越语词两层;汉越语词的字音系统分为汉越语、古汉越语和越化汉语三层。欧阳觉亚等《京语简志》(1984)在语音和词汇章节分别对汉越音和汉越词展开讨论,其中对汉语借音和借词进行了详细阐述。张卫东《<明心宝鉴>及其所记汉越音》(2003)对所用材料的域外版本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明心宝鉴》的汉越音音系。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究》(2008)将越南语词汇分为是固有词和汉语借词,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汉越语词生产的历史背景及其含义的多种演变,探求了汉语与越南语中汉语与汉越语的声母、韵母、声调上的对应规律。罗文青《越南语双音节汉越词特点研究与汉语比较》(2011)通过研究双音节汉越词特点,为汉越语接触及汉越词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参考。罗启华《语言的亲情——越南语汉源成分探析》(2013)从汉越读音、汉越词语、俗成汉越词等方面对越语和汉语语料源流关联进行探析。咸蔓雪《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历史层次分析》(2016)提出“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的概念,从关系语素的声韵调对应人手,以中古汉语音系为出发点,并参照上古音,对照 汉语和越南语的历史音变,全面展开严格的语音对应研究,确定了不同声韵调对应组的历史层次。

日本三根谷彻是研究越南汉字音的著名学者,《中古汉语と越南汉字音》(1993)则是研究中越音韵关系的代表作。越南的阮才谨(Nguyễn Tài Cẩn)(1979)、阮大瞿越(Nguyễn Đại Cồ Việt)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11),对越南汉越音均有深入研究。阮庭贤《汉越语音系与喃字研究》(复旦大学,2012)将汉越语音系和《广韵》音系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讨论汉越语的一些音变现象;在此基础上,找出汉越语的例外读音,对例外读音进行分类;最后讨论汉越语对古汉语声韵调研究的价值。陈仲洋《15世纪越南语中的越语汉来词——以阮廌的<国音诗集>为例》(2016)从历史语言学和词源学角度对阮廌的《国音诗集》中的词汇进行穷尽性考察,总结出词源考证的依据,并对词汇结构进行分类。

2. 喃字和古壮字研究

汉字南部传播,对民族文字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喃字和古壮字是类汉字的代表。在研究汉字南传过程中,将涉及喃字、古壮字中的俗字因素、结构类型等。

闻宥是喃字研究的开创者,其《论字喃之组织及其与汉字之关涉》(1933)是关于越南京族所用喃字与汉字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王力《汉越语研究》(1948)第八章对喃字进行了分类,认为其是一种类汉字。张元生《壮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方块壮字》(1984)对壮字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的两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方块壮字对研究古汉字和古汉越音的价值。李乐毅《方块壮字与喃字的比较研究》(1987)从产生背景、构字法对方块壮字和喃字作了比较,并评价了它们在文字发展史上的贡献。198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编纂了《古壮字字典》。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1996)提到了喃字及其字形结构和发展演变。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2003)介绍了喃字构字法,并对其结构进一步分类。谭志词《中越语言文化关系》(2003)上编第五节介绍了汉字对字喃的影响。赵丽明《从越南版<三字经>初探喃字体系用字》(2003)对研究材料中的的喃字用字作了相关考察,揭示了汉字在越南传播中的普遍规律。王元鹿等《中国文字家族》(2007)第三章谈到喃字的构成以及喃字的性质。陈增瑜《京族喃字史歌集》(2007)包括《京族史歌》《京族哈节唱词》《京族传统叙事歌》等三部分,均是京族“喃字”书写记载,对京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极具价值。覃晓航《方块壮字研究》(2010)详细论述了方块壮字的研究史、方块壮字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和演变、方块壮字方言差异的原因、方块壮字的教育等,同时,还对汉文古籍中的方块壮字和前人留下来的不明文字进行考释和破解。刘兴均《<京族喃字史歌集>中的音义型喃字》(2014)、《<金云翘传>中的音义型喃字》(2015)认为音义型字喃字是一种构字部件借自汉字,却又是自创组合、自主表词的一种文字。韦树关《京语研究》《中国京语词典》,何思源《中国京族喃字汉字对照手册》,是跨境喃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越南,喃字研究队伍强大,成果丰富。越族喃字研究的主要方面有:起源、出现时间、历史演变、文字结构、音意类型、造字法、喃字与越南语的历史关系、汉字对喃字的影响、喃字与越南的民族性等等。对此,越南学者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宝琴Bửu Cầm《喃字研究入门》(1975)简单介绍了喃字的来源、结构以及优缺点。陶维英Đào Duy Anh《喃字:起源、构造、演变》(1975)对碑铭文献和纸本材料考证,认为是由于早期资料的缺乏而无法确定喃字产生的年代,但早期喃字系统主要是假借汉字形成。黎文冠Lê Văn Quán《喃字研究》(1981)以越南语语音为基础,对喃字进行了研究分析。阮才谨Nguyễn Tài Cẩn《关于喃字的一些问题》(1985)亦是从音韵出发,分析喃字的起源、结构和演变。黎智远Lê Trí Viễn《汉喃语文教程》(1984)从喃字的结构及读音入手进行探究。阮圭Nguyễn Khuê《喃字的一些基本问题》(1987-1988)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评述,并针对喃字的起源、构造、演变发表了新的看法。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的《喃字文字学概论》(2008)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对喃字的相关问题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又在《越南“字喃”研究几个大题的概述》(2016)中对“字喃的起源及其成为文字系统的历史时期”“字喃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和“越南语文之分期以及字喃之社会功能”进行了详实阐述。阮进立《汉字与喃字形体结构比较之研究》(2009)以汉字“六书”造字法为依据,对汉字与喃字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对它们的形体演变进行探讨。吕明姮《造字法之异同——日本和字与越南喃字比较研究》(2016)将喃字与和字从造字角度进行比对分析,认为日语和越语间互相影响,但这种影响多是建立在汉文化的基础上。此外,有关喃字研究的学者还有:阮玉珊Nguyễn Ngọc San (1987、2003),阮佐珥Nguyễn Tá Nhí(1997),黄氏午Hoàng Thị Ngọ(1999),陈文玾Trần Văn Giáp(2002),阮氏林Nguyễn Thị Lâm(2006),张德果Trương Đức Quả,黄红锦Hoàng Hồng Cẩm,花玉山Hoa Ngọc Sơn(2005),陈仲洋Trần Trọng Dương(2012),阮俊强Nguyễn Tuấn Cường(2012),阮氏秀梅Nguyễn Thị Tú Mai(2012),杜氏碧选Đỗ Thị Bích Tuyển(2014),等等。

关于喃字字典,从1970年至今,越南学界已编撰多部越族喃字字典,主要有:阮光士Quang Xỹ、武文敬Vũ Văn Kính(1971),Viện Ngônngữ học语言研究所(1976),武文敬Vũ Văn Kính (1992, 1994, 2002),张庭信Trương Đình Tín、黎Lê Quý Ngưu(2007),陈文俭Trần Văn Kiệm (2004),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 (2006, 2014)。2014年,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喃字字典引解》,代表了喃字字典编撰的最高成就。越族喃字字典的编撰方法,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根据编撰者的知识记忆进行编撰,没有指出某一个喃字的详细文本来源,就算没有可考的证据;第二种是根据喃字文本引证,如阮光红(2006,2014)。

日本学者对在喃字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如富田健次《越南字喃研究》(1979),竹内与之助《字喃字典》(1988),清水政明《字喃の創出からローマ字の選択へ》(2007),川本邦卫《<伝奇漫録増补解音集>にみえる〔ジ〕喃について-1-》(1974)、《<伝奇漫録>研究ノ-ト-2-》(1984)、《<伝奇漫録>研究ノ-ト-3-》(1985)、《<伝奇漫録>研究ノ-ト-4-》(1987)、《<伝奇漫録>研究ノ-ト-5-》(1987)、《<伝奇漫録>研究ノ-ト-6-》(1991)、《覆刻本<新编伝奇漫録>俗语訳の性格》(1994)等。

美国越南研究院(2009)以及法国学者Paul Schneider春福(1993)对喃字亦有研究。

3. 汉字史与文化传播研究

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1995)、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1997)、陆锡兴《汉字传播史》(2002)、董明《古代汉语汉字传播史》(2002)、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2003),对于汉字域外传播均有系统梳理与阐述。此外,专题论著亦有不少。于在照《汉字与越南的汉语文学》(2003)探寻了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和越南汉文学的发展轨迹。赵丽明《汉字传播与中越文化交流》(2004)是关于汉字传播与中越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中分为汉字本体研究、汉字传播与比较研究、汉喃文献研究、中越古代文化交流和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汉字等板块。马达《论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2008)认为汉字、由汉字构成的汉语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汉文化是越南语言、文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祁广谋《越南语文化语言学》(2011)客观分析了中国语言文化对越南语言文化的影响途径、方式、程度以及越南民族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民族价值观和处理方式。梁茂华《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郑州大学,2014)从民族思想文化、民族意识、民族认同、跨民族文化交流等角度对越南文字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左荣全《汉字在越南文字史上的地位演变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5)运用广义文字学、文化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首次对汉字在越南文字史上的地位演变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王志松《汉字与东亚近代的启蒙思潮——梁启超与潘佩珠<越南亡国史>》(2016)对《越南亡国史》的发表形态、政治主张、后世反响及改编作品对该著作的作者进行考辨,并从传播学角度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探究。黄兴球、韦顺莉《越南国家文字变迁的历史启示》(2017)探讨了越南国家文字的产生时间、变迁动力和历史启示。俞忠鑫《汉字在域外的功能拓展》(2017)从域外汉字使用的广阔视角,探讨汉字在日本、韩国、越南的功能拓展,其中对越南喃字的功能类型进行比较研究。黄德宽在东亚汉籍与越南古辞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见《东亚汉籍与越南古辞书研究》序,2017),对于汉字域外传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宏观论述和当代阐释,言简意深,内涵丰厚,推动域外汉字学科的构建和发展。

在越南,陈义《北属时期汉字传入越南始末及其对本地文化学术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2003)解释了汉字是如何传播到越南以及对越南产生了何种影响等问题。武世魁《古代越南有华人血统的家族在推进汉字传播和中越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2003)结合历史文献详细探究了越籍华人在推进汉字传播和中越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阮俊强、阮氏秀梅《<三字经>对古代汉文教材的影响》(2016)分别从文体和内容两方面阐明了《三字经》影响越南古代书籍的发展。在形式上,影响了文体的变化,产生了三字诗句;在内容上,越南学者接受了《三字经》的劝学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准去著述。范文兴《越南古代文字狱比较研究》(2016)分别介绍了中越文字狱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比较研究。郭氏娥《汉字传入越南与北属时期在越南的传播》(2016)对汉字在越南北属时期的传播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在日本,藤堂明保《漢字とその文化圏》(1974),是研究汉字文化圈汉字传播的重要著作。在越南训读方面,岩月纯一《越南の「訓讀」と日本の「訓讀」》,小助川贞次《关于越南图书馆所藏书经大全与五经节要的加点》(2017),颇有开拓性意义。

(五)越南汉字资源数据库建设

为便于汉文学界利用藏于越南和法国两地的越南汉喃古籍与地方文献,推进东亚汉籍文献的资源共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哲学所自1989年开始,联合越南、法国、中国大陆专家,致力于越南汉喃文献目录的汉译整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越南汉喃文献目录资料库系统”以《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汉文版)和《补遗》作为数据支持,开发了越南汉字文献资源储备数据库。开放网页:http://140.109.24.171/hannan/。该数据库是一个面向文本处理的多功能检索资料库,内容丰富,数据庞大,界面简洁,使用方便,并附有“系统简介”、“操作说明”、“造字档下载”、“造字库安装说明”等信息。王平、刘元春《越南汉喃文献E资源评介》(2017)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其是一个集资料贮存、多路径检索为一体的资源数据库,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关于汉喃文字的信息化,越南汉喃研究界和通信工业界合作实现汉喃数字化(digitalization),建设越族喃字字库(font),并根据越南语检索的汉喃文字输入法(input method)。现已有将近10000个越族喃字收入Unicode数据库。这些工作由美国喃字遗产保存会(The Vietnamese Nôm Preservation Foundation,VNPF)、日本的文字镜会、中国台湾的Dynalab公司、Đạo Uyển 道菀组、越南通信工业研究院和汉喃研究院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目前已经有两种汉喃文字输入法在越南得到普遍使用,即宋福启(Tống Phước Khải)等人编制的Hanokey 和潘英勇(Phan Anh Dũng)编制的VietHanNom。另,美国喃字遗产保存会与越南国家图书馆合作,实现了馆藏的汉喃书籍几百种的数字化。

三、几点思考

综上,越南汉字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宝库,学界目前对其整理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以上五方面梳理了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亦揭示了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而言,我们应在以下诸方面进行认真整理和深入拓展:

(一)对越南汉字文献进行整理,摸清家底,编撰《越南汉字文献目录提要》。越南汉字碑铭文献是一批宝贵而又亟待认识的新资源,中外学界关于该类汉字文献的整理、编目与研究,尚存诸多空缺,诸如后续碑铭的影印出版、碑铭目录的编辑整理,碑铭汉字资源的利用与研究等。越南纸本汉字文献呈现的汉字资源,理应成为汉字研究的重要材料,但从中外学界整理研究现状来看,前揭《提要》汉喃混合,错讹甚多,亟需增补校订。

(二)对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汉字辞书及汉字学资料,进而与东亚各国汉字辞书进行比较研究,这是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类汉喃文献不易收集,双语辞书涉及喃字解读问题,此领域的国内成果并不多见。鉴此,编著《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集成》,并组织力量进行专题专书的整理研究,撰成《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专题研究》已迫在眉睫。

(三)对于越南汉字文献字形整理研究,学界目前还局限于单个材料。我们应基于越南汉字碑铭和汉字刻本/写本文献,汇纂《越南汉字文献字形表》,撰著《越南汉字异体字大字典》和《越南汉字异体字研究》,这是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基础工程,也是研究越南汉字传播史的重要材料。

(四)拓展汉字域外传播史研究,特别是越南汉字传播史研究。挖掘、梳理越南郡县时代、独立时代两个一千年的历代文献,通过汉字汇集与考证,再现越南汉字传播历史面貌。从传播学、生态学、职用学等角度,揭示汉字在越南传播的时限、媒介、机制和影响,进而在国家、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下,全方位呈现域外汉字景观,撰著《汉字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五)数据库建设,是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资料整理的必然要求。目前,建设一个越南汉字资源数据库乃重中之重,其主要包括越南汉字文献目录检索系统、越南汉字异体字数据库、越南汉字文献数据库、越南汉字文献检索数据库、越南汉字研究论著索引检索系统等,为中外学界协同研究域外汉字文献与汉字传播奠定基础。

总之,在充分吸收中外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发掘越南汉字资源,创建数字化检索平台,助推越南汉字整理研究工程,此乃当务之急。

主要参考文献

[1]闻宥.论字喃之组织及其与汉字之关涉.燕京学报.1933.

[2]王力.汉越语研究.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书局.1980.

[3]陈荆和.校合本大越史记全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

[4](越)陈重金著,戴可来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

[5](越)潘文阁,(法)苏尔梦.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越南汉喃研究院,法国远东学院.1998.

[6](越)黄文楼,耿慧玲.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二集(陈朝).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

[7]耿慧玲.越南史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8]赵丽明.汉字传播与中越文化交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9]越南汉喃研究院,法国远东学院.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1-22册).越南文化通讯出版社.2005-2009.

[10]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

[11]韦树关.京语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12]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3]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委.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1-5辑).人民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6.

[14]孙逊,(越)郑克孟,陈益源.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5]何华珍.国际俗字与国别俗字——基于汉字文化圈的视角.译学与译学书(韩国).2014(3).

[16]刘正印,何华珍.越南汉喃铭文酒器量词用字初探. 汉字研究(第14辑).2016.

[17]咸蔓雪.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历史层次分析.中西书局.2016.

[18]何华珍、阮俊强主编.东亚汉籍与越南汉喃古辞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9]三根谷彻.越南汉字音の研究.东洋文库.1972.

[20]竹内与之助.喃字字典.大学书林株式会社.1998.

[21]清水政明.字喃の創出からローマ字の選択.言语.2007.

[22]Nguyễn Quang Hồng.Khái luận văn tự học chữ Nôm(喃字文字学概论).Nxb Giao dục ,Hà Nội.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