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漢字  音韻學  書目  韻書  

新書|《七音略校箋》出版


2022年10月13日

轉載自古籍整理|《七音略校笺》出版

[宋] 郑樵 著;杨军 校笺;李红 补订

丛书名: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内容简介

南宋郑樵的《通志·七音略》是早期等韵学著作之一,杨军教授搜集了多种版本价值极高的日本古写本、刻本《七音略》,在此基础上比勘诸本并求证于韵书、字书,区别正俗、辨析错讹,定各韵图列字之是非,揭示出早期切韵图是“层累地造成的”这一真相。《七音略校笺》以南京图书馆藏民国二十四年(1935)北京大学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为底本,并将所见《韵镜》各本(包括仅在日本流传之各种写本、刊本)异同复列于书后以资读者参证。末附南图藏民国二十四年(1935)北京大学景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影印本和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元大德间三山郡庠本《通志·七音略》全彩影印本。

本书出版说明

本書是《七音略校注》的增補改訂版。《七音略校注》出版已經十八年,因爲當時採用横排,《七音略》可以改變圖次適應版式,而《七音序》不便調整,衹好將《序》暫付闕如,留下了一個遺憾。又由於《七音略校注》的編排是圖與“校注”别行,使用起來難免也有些不便。這次改版之前,李紅教授等同好提出將版式改爲一圖一校注,再把校、注也分開,這樣可以方便不同需要的讀者使用。這當然是很好的建議,所以就改變了原書版式和體例。爲此我特别感謝合作者李紅教授,她不僅付出巨大的勞動,精心細緻地完成這一繁重又瑣碎的工作,還對《七音序》進行了全面的箋疏,使《序》歸於《略》而終成完璧,從而彌補了當年留下的遺憾。因爲本書這次要跟《韻鏡校箋》一起出版,爲使兩部書的關聯性在書名上有所體現,所以更名爲《七音略校箋》。

楊軍

二〇二一年九月於合肥

序言

凡是學過音韻學的人都知道,音韻學作爲一門學科,就其内容而言,有三元組合説和四元組合説。前者是指音韻學由“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三部分組成,或者説,可以分爲上述三個分支學科;後者則是再加個“北音學”。這兩説都少不了“等韻學”,“等韻學”可以稱爲中國傳統的漢語音系學。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纔知道“等韻學”起初叫“切韻學”,唐、五代、遼、宋、夏、金、元甚至明初都如此,明、清、民國至今叫“等韻學”(詳見拙文《〈盧宗邁切韻法〉述評》)。如果要簡省,可以叫作“宋元切韻學”和“明清等韻學”。

我們通過《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録解題》《通志·藝文略》《宋史·藝文志》等目録書和某些敦煌遺書殘卷、《居士集》、《夢溪筆談》等古籍,可以瞭解到唐、五代、宋時期,切韻學是相當盛行的,流派繁衍,“師法多門”,爭奇鬥勝,各有千秋。可惜的是,這些切韻學文獻絶大多數散佚不傳,有些衹留下些片斷和痕迹,如《夢溪筆談》“切韻之法”條就是個包藏多種切韻法殘片的“黑匣子”(詳見拙文《沈括〈夢溪筆談〉所載切韻法繹析》)。深藏於日本而長期不爲音韻學者所知的《盧宗邁切韻法》是當時若干切韻法的彙集,其背景是某種《集韻》系切韻圖,惜乎該圖不傳。完帙的宋元切韻圖衹有《七音略》《韻鏡》《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五種。宋高宗紹興之末是漢語切韻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時期,鄭樵(1104—1162)於紹興三十一年(1161)完成了巨著《通志》,《通志》的精華是《二十略》,其一是《七音略》,《七音略》的編成時間,有可能是紹興三十一年,但也有可能是紹興三十年,而在紹興三十一年,張麟之第一次刊印了《韻鏡》。

鄭樵是位博學大家,以史學見長,但他也致力於文字、音韻之學。其《寄方禮部書》云:“樵於是爲韻書,每韻分宫、商、角、徵、羽、半徵、半宫,是爲七音,縱横成文,蓋本浮屠之家作也,故曰《分音》。”其《通志·藝文略》云:“切韻之學,起自西域……中華之韻,只彈四聲,然有聲有音,聲爲經、音爲緯。平、上、去、入者,四聲也,其體縱,故爲經。宫、商、角、徵、羽、半徵、半商,七音也,其體横,故爲緯。經緯錯綜,然後成文,臣所作韻書備矣。”鄭樵所説的“韻書”跟通常説的將字按四聲和韻編排的韻書如《廣韻》《集韻》不同,所指更廣,泛指音韻之書,他所作的“韻書”名叫《分音》。鄭樵《七音略·七音序》云:“臣初得《七音韻鑑》,一唱而三嘆,胡僧有此妙義,而儒者未之聞……今作《諧聲圖》,所以明古人制字通七音之妙;又述内外轉圖,所以明胡僧立韻得經緯之全……今兹内外轉圖,所以别音聲……”鄭樵用字似有用心:“《諧聲圖》”是“作”,而“内外轉圖”是“述”。鄭樵所述的“内外轉圖”就是《通志·七音略》,它是在梵語悉曇學影響下的漢語切韻學著作,即四十三轉的切韻圖。

《七音略》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産物,但是長期以來没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前其聲名居於“司馬光《切韻指掌圖》”之下,待到學界辨認出司馬光乃是託名的時候,《七音略》又爲《韻鏡》所掩。這兒要説一下,《七音略》和《韻鏡》雖然有差異,也許還不少,但是,自其異者視之如胡越,自其同者視之若兄弟,二者同根同源,都是《廣韻》系的切韻圖。《韻鏡》自清光緒年間從扶桑回歸祖國以後,名聲大噪,一直被學者們奉爲等韻學的圭臬。對《韻鏡》作研究的人很多,校注的人也多,就我所知,中國學者做過校訂、注釋的就有龍宇純、李新魁、孫玄常三位先生,前兩位的書在三四十年前先後問世,影響深廣。而《七音略》的遭遇則相形見絀,衹有羅常培先生寫過一篇論文《〈通志·七音略〉研究——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序》(1935),其主要内容爲《七音略》和《韻鏡》的比較,以及對《七音略》三種版本的校勘。羅先生是音韻學大家,他的這篇文章在學界很有影響,任何一種音韻學論著,衹要涉及宋元切韻學,没有不引以爲據的,可以説,這是一篇權威性論文,甚或是經典性文字。但是以今日視之,它對《七音略》的校勘還不能稱作完善,還有待補苴。這不足爲奇,章太炎先生説的“前修未密,後出轉精”,的确是學術史上的一條定律!

《七音略》需要作精密的校注,然而羅文之後六十多年迄無人校注。我手頭有一部《通志二十略》(中華書局,1995年),是由歷史學家王樹民“點校”的,可是翻開“七音略”部分一看,校語寥寥,大失所望。也難怪,章學誠《文史通義·申鄭》認爲“七音”之學等,“誠所謂專門絶業”,通常的説法是,音韻學是絶學,《應用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對“絶學”的解釋是“極難掌握的學問”。音韻學的書確實不是一般的文史專家所能校注的,這衹有等待造詣精深的音韻學人來擔任了,誠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1999年楊軍同志自西部來金陵訪學,他對《韻鏡校證》已經下了很大工夫,寫了幾篇論文,他在南京繼續鑽研《韻鏡》。他的素質、功底、好學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建議他:“何不也對《七音略》做個校注?”他樂於接受拙見,在南京搜集了大量中外資料,於是在南京即着手校注《七音略》,他對《韻鏡》的積年研究自然也有助於他對《七音略》的校注工作。他回到貴州後,又鍥而不捨、孜孜矻矻,終於在2002年夏完成了大業。

楊軍同志的這本書是《七音略》刊行以來的第一本校注,而且是詳注,是楊軍同志的綜合學力的體現,是多年心血的結晶,這本學術著作的出版,必將得到海内外漢語音韻學界的贊譽。

我要指出,這本《七音略校箋》使用了好多當今中國音韻學界難以見到的寶貴文獻,這也是超邁以前的韻圖校注及研究專書之處。這要感謝我的老友——香港中文大學黄耀堃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平田昌司教授和東京大學齋藤希史教授的巨力幫助,他們不斷地將自己多年搜集的珍貴文獻航空郵寄到南京,還特地向其他學者徵集有關資料寄來,他們的“學術者,天下之公器”的高尚精神應該受到大力表彰。

我看一本學術論著,經常先看它末尾的“參考文獻”,從中可以窺見作者功力的深淺、涉獵的廣狹,是否懂得學術規範,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建議讀者先看看楊軍同志此著的“參考書目”,我想,閲後必對這本書懷着高期望值。

我過去(1992、1993、2002)曾經指出,《韻鏡》《七音略》這類早期切韻圖,是層纍地造成的。韻圖在流傳中,會有人根據自己的學識、愛好、師承,爲求“完善”不斷對它加工,猶如民間文學一樣,好多韻圖的作者無從知曉,所以張麟之衹得感嘆:“其來也遠,不可得指名其人。”“自是研究,今五十載,竟莫知原於誰。”切韻圖的層纍性是關係到我們如何認識現存早期韻圖本質的問題,也是關係到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和合理利用這些韻圖的問題,所以不能、也無法迴避。楊軍同志採納我的觀點,他在校注的同時,還嘗試對《七音略》作了一些剥除層纍成分的工作。由於該書層纍的情況相當複雜,還不能説這項工作已經做得很對,做得很好,但這畢竟是一次頗有意義的嘗試。希望這種嘗試能够得到學術界同仁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希望更多的音韻學家從事這項工作。

這本厚厚的書,千餘條校記、注釋,叫人生敬的同時,也令人生畏。爲何?不像那些科普書、通論書,這本《七音略校箋》絶無趣味性、絶無可讀性。讀它,瀟灑不得,需要摒絶雜務,全神貫注,還要不停地查案頭的一堆參考書。設身處地想想,作者撰寫這一條條校注時,是如何地費盡移山心力?惟其艱難若此,因此我也可以肯定,這些校注中必有一些因思慮不周而不能稱作無缺的,讀者會有不同看法,甚至引起爭論,這是好事,這將吸引、迫使作者和讀者不斷努力地去完善它,這是學術的必然歷程。

《宋元切韻學文獻叢刊》序

出版説明

自序

凡例

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

《七音序》疏解

《諧聲制字六圖》疏解

正聲協聲同諧圖第一

聲音俱諧圖第二

音諧聲不諧圖第三

一聲諧二音圖第四

一音諧二聲圖第五

一音諧三聲圖第六

内轉第一重中重

内轉第二輕中輕

外轉第三重中重

内轉第四重中重

内轉第五輕中輕

内轉第六重中重

内轉第七輕中重

内轉第八重中重

内轉第九重中重

内轉第十輕中輕

内轉第十一重中重

内轉第十二輕中輕

内轉第十三重中重

外轉第十四輕中重

外轉第十五重中輕

外轉第十六輕中輕

外轉第十七重中重

外轉第十八輕中輕

外轉第十九重中輕

外轉第二十輕中輕

外轉第二十一重中輕

外轉第二十二輕中輕

外轉第二十三重中重

外轉第二十四輕中重

外轉第二十五重中重

外轉第二十六重中重

内轉第二十七重中重

内轉第二十八輕中輕

外轉第二十九重中重

外轉第三十輕中輕

外轉第三十一重中重

外轉第三十二重中輕

外轉第三十三輕中輕

内轉第三十四重中重

内轉第三十五輕中輕

外轉第三十六重中輕

外轉第三十七輕中輕

外轉第三十八重中重

外轉第三十九輕中輕

内轉第四十重中重

内轉第四十一重中重

内轉第四十二重中重

内轉第四十三輕中輕

附録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序

參考書目

跋一

跋二

後記

南京圖書館藏民國二十四年北京大學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元大德間三山郡庠本《通志·七音略》

丛书出版说明

汉语等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最基础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中国传统学术和传统文化中最具理论创新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之一,亦可以称为中国古典汉语音系学。西方以研究、介绍具有区别意义的音位而兴起的音系学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而中国以图表形式,以最小析异对的方式对音系最小区别特征和语音系统进行分析描写的古典音系学,即汉语等韵学,在唐宋之际就已经非常成熟。汉语等韵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宋元切韵学、明清等韵学。宋元切韵学,也可以说是“宋代的汉语音系学”。流传至今的宋元切韵学文献有:1.南宋绍兴辛巳年(1161)张麟之刊《韵镜》;2.南宋绍兴辛巳年郑樵述《通志·七音略》;3.南宋淳熙丙午年(1186)左右卢宗迈《卢宗迈切韵法》;4.南宋嘉泰癸亥年(1203)刊托名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5.无名氏《四声等子》;6.元惠宗至元丙子年(1336)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7.等韵理论与象数理论相结合的北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声音唱和图》(1072年左右);8.取三十六字母之翻切,以声起数,以数合卦的南宋淳祐辛丑年(1241)祝泌《皇极经世解起数诀》;9.阐述反切门法的金代《解释歌义》等。

目前所见宋元切韵学文献是构建汉语等韵学理论或汉语音系学理论最重要的数据,奠定了汉语等韵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宋元切韵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校注,对深入归纳总结传统音系学理论的发展,对深入推进汉语等韵学研究与汉语语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学术界对宋元切韵学文献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对这些文献的校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以《韵镜》的校注成果最为丰富。《韵镜》自宋淳祐年间流入日本,在国内几乎失传,赖清末黎庶昌出使日本,始影印《覆永禄本韵镜》,收入《古逸丛书》,重新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因其久在异域,难免有误,故对此书进行整理校勘者甚众,如马渊和夫《韵镜校本和广韵索引》(1977)、龙宇纯《韵镜校注》(1982)、李新魁《韵镜校证》(1982),目前整理最全面最深入的是杨军《韵镜校笺》(2007)。而刊行时间相近的《七音略》,与《韵镜》相比,学术界关注度并不高,最早对其进行简单校注的有罗常培先生《〈通志·七音略〉研究》(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序)(1935),杨军《七音略校注》(2003)则是目前学术界对《七音略》校注最全面、最精细的著作。

相比于这两部宋元早期切韵图,现存其他宋元切韵学文献尽管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其进行校勘,尤其是对这些文献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校释,还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宋元汉语切韵学文献理论自成体系,著作层次丰富,学术影响力极大。进一步推动宋元切韵学乃至汉语等韵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迫切需要编撰一部完整的宋元切韵学文献整理丛书,为深入开展汉语等韵学研究提供可资参阅的文献资料,扩大这些文献的受众面,减少研究者的文献搜集、抄录及繁琐的整理、对比、检索环节,推进宋元切韵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展现文献的使用价值,让宋元切韵学文献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促进汉语等韵学这门传统学科的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丛刊主编李军教授、李红教授联合了音韵学界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编撰了《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原会长、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自始至终为本丛刊的策划、编撰、出版给予了精心的指导与帮助。丛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数据库建设及系列专题研究”(17ZDA302)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的资助。

为方便读者阅读,丛刊多采用“一图一注”的编排方式;同时为满足读者阅读参考完整文献的需要,各书末多附各切韵文献影印底本。其中《韵镜》另附两种重要版本,《七音略》另附一种重要版本,这三种版本以及《卢宗迈切韵法》,今特地采用全彩影印的方式,以充分体现其版本特点与价值。

《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总目(八种)

1.《韵镜校笺》(修订本)(全2册),杨军 校笺

2.《七音略校笺》,(宋)郑樵 著,杨军 校笺,李红 补订

3.《切韵指掌图校注》,旧题(宋)司马光 著,李红 校注

4.《四声等子校注》,李红、王曦 校注

5.《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校注》,(元)刘鉴 著,娄育 校注

6.《皇极经世观物篇·声音唱和图》,(宋)邵雍 著

7.《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校注》(全2册),(宋)祝泌 著;李红 校注

8.《〈梦溪笔谈〉 “切韵之学” 》,(宋)沈括 著,鲁国尧 校注绎析

《卢宗迈切韵法》,(宋)卢宗迈集辑,鲁国尧 注释述论

《〈解释歌义〉与等韵门法》,李军 校释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