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
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
j 知、照 ch 徹、穿 c 澄、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
h 曉 X 匣 H 匣 ' 影 Y 影 x 喻 y 喻
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

字頭

释義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𠀤吐上聲。五行之一。【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土物出形也。【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詩·大雅】乃立冢土。

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星土,星所主土。【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度也。土圭之土訓度。詳圭字註。

業也。【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里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星名,一曰鎮星。【漢書】作塡。詳塡字註。

地名。【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註】鄭地。

姓。句龍爲后土,子孫爲氏。 

【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𠀤音杜。【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集韻】【韻會】【正韻】𠀤董五切,音覩。圜土,獄城也。【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反其淵,安其壤土。下音戸,尸土俱在姥韻。【字彙】作叶音,非。

【集韻】丑下切,音姹。土苴,不眞物。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字彙補】同都切,音徒。土門,北方之族。門音瞞。見周書異域傳。

考證:〔【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謹照原文物出上增土字。

【廣韻】烏黠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黠切,𠀤音軋。【六書故】土密凝也。【揚子·方言】坱圠,不測也。【賈誼·鵩賦】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坱圠,冲融無迹也。【史記】鈞作專,播作槃。【漢書】坱圠作坱軋。【揚雄·甘泉賦】作軮軋。【應劭曰】其氣坱圠,非有限齊也。

【淮南·招隱士】坱兮圠山曲𡶒。【註】𡶒亦曲也。○按諸韻書訓圠爲山曲,誤。

〔古文〕䵺【廣韻】【集韻】𠀤他頂切,音珽。平也。一曰田踐處。

他典切,音腆。坦也。

【廣韻】【集韻】𠀤苦骨切,音窟。【說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揚子·方言】圣圣,致力無餘功貌。○按从土从又。會手把土義。亦作𡉄。《字彙》古壞切,音怪,非。又《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𢘪而誤。

【集韻】匹角切,音璞。塊也。【淮南子·說林訓】土勝水,非一圤塞江。一作墣。

普木切,音攴。義同。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𠀤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𡚱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从土从才。本作𡉈,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字彙】雲俱切,音于。岸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名丘。【司馬貞曰】窊也。江淮閒水高于田,築隄而扞水曰圩。

【廣韻】女涉切【集韻】逆乙切,𠀤音耴。【說文】牆高貌。 

【廣韻】魚迄切【集韻】魚乙切,𠀤音疙。高土也。

【集韻】墺古作圫。註詳十三畫。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𠀤同杇。泥鏝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圬人以時塓館宮室。

〔古文〕珪【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𠀤音閨。【說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諸侯,故从重土。【書·禹貢】禹錫𤣥圭。【詩·大雅】錫爾介圭。【周禮·春官·典瑞】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周禮·春官】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註】土,猶度也。土圭,测日景之圭。

量名。【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六十四黍爲圭,《後漢·與服志》: 又凡合單紡爲一系,四系爲一扶,五扶爲一首,五首爲一文,文采淳爲一圭。

丸散之刀圭,准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爲度。見【本草綱目·序例】。

與閨同。【禮·儒行】蓽門圭窬。

考證:〔【註】六十四黍爲圭,四圭曰撮。

凡合單紛爲一糸,四糸爲一扶。〕 謹照後漢書原文紛改紡。糸改系。省上文四圭曰撮句。改後漢與服志。

【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詒。橋也。【說文】東楚謂橋爲圯。【前漢·張良傳】良嘗閒從容遊下邳,圯上遇一老父,授以書。○按《漢書》註,應劭从水,詳里切,汜水之上也。張泌攺从土,作頤音。宋祁云:舊本从水,泌說非也。今胡旦作圯橋贊,字亦從水,若从土,則應从《說文》謂橋爲圯之訓。李白詩:我來圯橋上。是謂我來橋橋上矣。自宜以應說爲是。 𡉏从人己之己,圯上从巳矣之巳,二字有別。圮。

〔古文〕埊𨻐埅𠏂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𠀤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𨻰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考證:〔【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何憑。曰,大氣舉之。〕 謹照原文何憑改馮乎。

【廣韻】【集韻】𠀤倉先切,音千。【倉頡篇】三里田爲圱。 

【集韻】俗古作圱。註詳人部七畫。

【集韻】音千。同圱。

【字彙補】市流切,音酬。江楚閒田畔水溝謂之圳。

【集韻】職略切,音勺。土跡也。

【海篇】音蕩。高田,與南北字不同。

【篇海類編】苦洽切,音恰。地名。

【集韻】【韻會】𠀤苦晃切,音懭。竁也,墓穴也。【禮·檀弓】弔于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

壙埌,原野空廓貌。【賈誼·新書】天下壙壙,一人有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謗切。同曠。廣𣋷懬曠壙古通。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𠀤音長。【說文】祭神道也。【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收禾圃曰場。【詩·豳風】九月築場圃。【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校士曰文場。【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戰爭之地曰戰場。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霞曰:選佛當往何所。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集韻】尸羊切,音商。【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或作㙊畼。俗作塲。

【廣韻】【集韻】【韻會】𠀤渠希切,音祈。界也,王畿千里爲圻。【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之地一圻。

圻父司馬,掌封畿之兵甲。【書·酒誥】圻父薄違。【註】薄,廹也,廹逐違命者也。

與垠通。地埒岸也。【淮南子·俶眞訓】四達無竟,通于無圻。【周禮·春官·典瑞疏】瑑有圻鄂,上起若篆之文也。

【廣韻】【集韻】𠀤同㘿。詳㘿字註。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殁。【史記·王翦贊】偷合取容,以致圽身。○按韻書𠀤同殁,惟《類篇》訓埋,分圽殁爲二。

【集韻】【韻會】𠀤同岌。危也。【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天下。【註】圾岌同。言爲天下之危也。 

【集韻】鄂合切,音𡀾。義同。

【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𠀤音戛。積垢也。【山海經】錢來之山多洗石。【註】石可以去垢圿。【韓愈·征蜀聯句】蹋翻聚林嶺,斗起成埃圿。

【廣韻】【集韻】【正韻】𠀤渚市切,音止。基也。【劉兼·長春節詩】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與阯同。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說文】箸也。 【正字通】坁本作坻。有平去二聲,兼隴坻,小渚,箸止三義。詳後坻字註。

【廣韻】【集韻】【韻會】𠀤甫遠切,音反。坡坂也。一曰澤障。一曰山脅。【前漢·文帝紀】帝從灞陵,欲西馳下峻坂,爰盎諫,乃止。

地名。蒲坂,在蒲城東。【帝王世紀】舜都䈬坂。

【西域傳】𦋺賔道歷大小頭痛之山,赤土身𤍠之坂。 

【集韻】部版切,音返。義同。

叶俾緬切,音褊。【孫綽·三月三日詩】縹萍漫流,綠柳䕃坂。羽從風飄,鱗隨浪轉。

叶苦椽切,音絹。【蘇轍·閒燕亭詩】諸峰宿霧收,草木朝陽絢。盎盎雲出山,瀏瀏泉𠂹坂。 【集韻】與岅阪同。或作𡊃。

【玉篇】古文壎字。註詳十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