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
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
j 知、照 ch 徹、穿 c 澄、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
h 曉 X 匣 H 匣 ' 影 Y 影 x 喻 y 喻
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

《蒙古字韻》是中國元代用八思巴字拼寫漢語(也稱八思巴字漢語)的韻書。本書編著於1269~1292年之間,編著者未詳。元刻本流傳至清代道光年間,后亡佚。現在僅存一個舊寫本,是元至大戊申(1308)朱宗文(字彥章,信安人)所做的校訂本,也已流失國外。

本書校訂本分為上、下兩卷,上卷34頁,下卷31頁,外加封面3頁、底頁1頁,共69頁。第30頁下半頁(麻韻部分)至卷尾迴避字樣的上半頁已殘闕。本書內容包括劉更序、朱宗文序、蒙古字韻總括變化之圖、校正字樣、字母、篆字母、韻書正文、迴避字樣等。韻書正文分為15個韻部:一東,二庚,三陽,四支,五魚,六佳,七真,八寒,九先,十蕭,十一尤,十二覃,十三侵,十四歌,十五麻,各韻順序按收聲類聚,大致不紊。一~三為穿鼻韻,四~六為展輔韻(魚兼斂唇韻)七~九為抵齶韻,十~十二為斂唇韻,十三~十四為閉口韻,十五為直喉韻。每一韻又分為若干韻類,每一韻類裡面,按照聲類的一定順序(始見終日)排列同音字組,上冠八思巴字字頭,下列所拼漢字,漢字標明平上去入(支魚佳蕭歌麻六韻有入)四聲,四聲相承。共收八思巴字 814個,殘闕處可補約35個;共收漢字9149個,殘闕處可補約302個。序文每半頁 9行,每行12字;正文每半頁10行,每行除所冠八思巴字外,各16字。

本書是用八思巴字拼寫漢語“通用備檢之本”。它反映當時漢語共通語語音最全面最系統,所以成為研究八思巴字漢語最為重要的文獻資料。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外學者很重視這個文獻並進行整理、轉寫、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書又可以作為考譯、解讀八思巴字文物銘文的參考。

韻部

ꡒꡟꡃ ꡓꡟ

ꡗꡞ ꡊꡟꡃ

ꡔꡞ ꡂꡦꡞꡃ

ꡛꡏ ꡭꡃ

ꡛꡜꡞ ꡆꡞ

ꡟ ꡝꡦꡟ

ꡙꡦꡟ ꡂꡦꡭ

ꡑꡞ ꡆꡞꡋ

總目 一東 二庚 三陽 四支 五魚 六佳 七真

ꡎ ꡣꡋ

ꡂꡞꡓ ꡛꡦꡋ

ꡚꡞ ꡛꡦꡓ

ꡚꡞ ꡗꡞ ꡃꡞꡓ

ꡚꡞ ꡔꡞ ꡈꡏ

ꡚꡞ ꡛꡏ ꡑꡞꡏ

ꡚꡞ ꡛꡜꡞ ꡂꡡ

ꡚꡞ ꡟ ꡏ

八寒 九先 十蕭 十一尤 十二覃 十三侵 十四歌 十五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