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自百度百科:女真族文字)
女真族文字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女真族曾用來記錄女真語的文字。女真文創制於12世紀金國建立後不久,與漢字同爲官方文字。13世紀金亡於蒙古人之手後仍在部分女真諸部中使用至15世紀中葉,後爲滿文所取代。
明朝初年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中還有少量使用。永樂年間四夷館編寫的《華夷譯語》有女真館雜字和來文,是研究女真文最主要的參考資料。1413年樹立的永寧寺碑是現存唯一金朝滅亡之後的女真文碑刻,在黑龍江下游今俄羅斯特林附近。現存女真大字石刻共計12件,其中11件屬金代、1件屬明代。
女真人本是白山黑水之間先秦之肅慎、漢晉之挹婁、北朝之勿吉以及隋唐之靺鞨一脈的後裔,史籍中另一習見稱謂亦作“女直”。11世紀中後期,早已歸附契丹遼王朝的黑水靺鞨之一支生女真的完顏部在首領阿骨打的率領下發展壯大起來,1114年始有頭魚宴上面抗遼天祚帝的行爲。1115年阿骨打在完顏部舊居地按出虎(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南)稱帝建立金國;十年後的1125年滅遼;兩年後又滅北宋。金國疆域最闊時東北至今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而控外興安嶺,西北轄蒙古草原諸部,西境至陝西與西夏交界,南方以淮水與南宋爲界,從而擁有整個華北地區;都城長時間爲燕京(今北京市)。金代歷10帝,享祚119年,1234年亡於蒙古。此後除繼續漢化的女真人多留居中原外,仍然保持女真舊俗的諸部退回三江平原及興安嶺地區。
女真人初無文字,受契丹政權節制初期亦鮮通契丹語文。大致從阿骨打祖輩頗剌淑(金肅宗)起始習契丹語;阿骨打本人已擅契丹語;在其破遼獲俘後始識契丹文及漢文;遂令子弟主習契丹文。金立國後的內外公文交往幾乎全用契丹文,這與金人女真語畢竟頗有距離,阿骨打即令曾習契丹字和漢字的臣僚完顏希尹和葉魯仿依契丹大字和漢字爲基礎試製女真文字並於1119年(金天輔三年)詔令頒行,此即後世所謂女真大字。20年後的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顏亶參照契丹字創制頒佈另一種女真文字,此即後世所稱女真小字。時頒字詔稱:
百姓誥命,女直、契丹、漢人,各用本字,渤海人同漢人。
這時女真大字開始用於官方文件,而小字還待修訂,直至1145年(金皇統五年)才行初用。自此女真大小字通契丹文、漢文一道並行國內;海陵朝始有女真、契丹字書寫測試;世宗朝頒行女真字經書並多層級選拔貴族子弟彙集中都(今北京)集中教習,且於1173年(金大定十三年)建立女真進士策、詩會試制度,兼設女真國子學及諸路府學;哀宗時女真小字入傳高麗;金亡後僅留居東北故地的女真諸部中尚有上層人士精通女真文,後同明朝政府交通往來時以女真字作表文酬答,明廷設四夷館及後來的會同館延人專習女真字以付通譯需要,今存兩館所編《女真譯語》是爲明證。
金國創制女真字的主要目的是宣示民族國家的形象,故而在女真字製成後主要用於官方文件的書寫,直到金朝中後期的12世紀纔開始使用這兩套文字將漢文典籍女真化。在1234年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後,此文字仍然繼續使用於今中國東北女真各部,由1185年所立的《大金得勝陀頌碑》到1413年的《永寧寺記碑》之間的228年,金國文字都是東北通古斯諸部的溝通媒介,由此亦可推斷女真文字的實際使用時間應該爲446年左右。一直要到15世紀中葉女真崛起,努爾哈赤創造無圈點滿文才逐漸停止使用。至今傳世的女真文字總量不大且以大字佔絕對多數。
女真文分爲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女真字結構簡單,筆畫有橫、直、點、撇、捺等。書寫方式自上而下,由右向左換行。女真文借用漢字筆畫拼寫女真語,屬於表意文字。
女真文在南宋人周密的《癸辛雜識》中便有記載,此後中原地區遂無人得識。直到1829(清道光九年)纔有清人劉師陸撰《女真字碑考》始作研討,但卻誤將陝西西安碑林《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碑上的契丹字和河南開封《女真進士題名碑》上的女真字分別視爲女真大小字並廣佈此舛誤,影響至今尚未完全斷絕。直到20世紀50-60年代,隨着多方契丹大小字碑刻的出土和發表,金光平等相對確鑿地勘定了今存的女真字多爲大字。
《金史》對於大小字的區別無明確敘述。根據資料和研究似乎可以表明,流傳至今的文字大多爲女真大字——晚近在陝西碑林孝經臺內發現距女真文創制日期較近的《女真字文書》金人手寫殘片,加強了這一證明。可以確證的女真小字作品,今存僅爲兩道符牌,即1972年河北承德發現的金銀走馬牌和1976年見於蘇聯濱海邊區“國信”銀牌。
關於女真字和契丹字的具體關係,據《金史》的記載:
希尹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該國語,制女真字。
希尹乃依仿契丹字,制女真字。
合並上述史料,更爲可信的解釋當是女真字的最初參照應爲契丹字中最接近漢字的大字;考慮到後來熙宗又另創文字與之並行國內,因而女真大小字的藍本或許分別爲契丹大小字。這方面的詳細研究見於20世紀中葉日人山路廣明和國人金光平的有關論著。
與契丹字類似,女真大字爲線性排列書寫的單體字;女真小字大多則爲合體,且其中的字素似乎更多直接採自大字。現存女真文資料反映出女真字系統爲一個表意字(ideogram)和表音字(phonogram)的混合體且後者佔據明顯的多數;表音字最初可能虛化自表意字而用於記錄女真語中難以忽略的變格變位後綴,在表音字增多後原來以純粹表意字記錄的語詞也改用表意-表音字混合記錄,這使得女真字文獻更多體現出現代日文書面文獻的特點來。時代靠後的文獻(含明代編纂的《女真譯語》)中大量女真語詞皆爲多個表音字的連綴拼合,表意字僅僅用來記錄一些固有名物名稱的詞幹了。關於現存女真文的總字數,葛魯貝的統計是698字;金啓孮在編纂字典時計爲859字;烏拉熙春通過對《女真文字書》殘葉的研究又認爲:《女真文字書》殘葉所反映的可識別字形,不計重複共計1196字,其中未見於其他已知文獻的女真字爲584個,故現存女真字總數已達1443個。
而就女真字本身的字形而言,在外觀上似乎爲漢字的減筆或改筆之產物。女真字大多爲獨體字,筆畫多在10劃以下,且難以切分出類似漢字的偏旁部首來。參照漢字學上的“六書”理論,從其造字機制上推測,女真字大多爲基於契丹字和漢字而用轉註、假借、指事等方式構成,似乎也有少量的象形字和會意字,缺乏明顯的形聲字是女真字的一大特點。由於表意字相對女真語詞而言類似日文中“訓讀”的表達,即往往爲多個語音音節對應一個單字,因而女真文表意字中同音現象極爲罕見;相反,女真文中的表音字大多數記錄語言中的一個音節且未得以審音精細的規範化,因而其間的同音現象頗爲常見。
《女真進士題名碑》
《金上京女真大字勸學碑》
由於最早利用無圈點滿文所寫的碑文《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立於1630年,故可知此時金國文字已停止使用。
題壁墨跡來陸續發現,所知共有三處,皆位於內蒙古地區,此即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內的女真大字墨跡、科右中旗杜爾基爾公社附近的女真大字墨跡、科右前旗烏蘭茂都公社附近的女真大字墨跡。
已全部亡佚但有題名著錄的漢文典籍女真文譯本:1165年版——《貞觀政要》、《白氏策林》、《史記》、《漢書》;1183年版——《易》、《書》、《論語》、《孟子》、《老子》、《揚子》、《文中子》、《劉子》、《新唐書》、《伍子胥書》、《孫臏書》、《太公書》、《盤石書》、《黃氏女書》、《家書》、《百家姓》、《孝經》。
傳世者共五方,計爲“河頭胡論河謀克印”(1176年即金大定十六年制,邊刻6女真字,藏天津博物館)、“和拙海欒謀克印”(1128年即金大定十八年制,邊刻8女真字,天津博物館藏)、“夾渾山謀克印”(制印時間同前者,邊刻7女真字,藏故宮博物院)、“移改達葛河謀克印”(1179年即金大定十九年制,便可7女真字,爲上虞羅氏舊藏品)、“可陳山謀克印”(1128年即金大定十八年制,邊刻13女真字)。
“叩衛猛安銅鏡”邊刻女真字一、“綬帶紋銅鏡”邊刻女真字九;另有好幾面帶女真花押的銅鏡,因與文字研究無涉而略去。
中國: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及方於魯《方氏墨譜》著錄八個女真字疊合體。
《方氏墨譜》記載的女真字
日本:《吾妻鏡》(あずまかがみ;AzumaKagami)上鑄有三個女真單字。
《吾妻鏡》記載的女真字
明朝於1407年成立的四夷館及後期的會同館編撰的兩種《華夷譯語・女真譯語》,包括後來流入日本入藏《東洋文庫》(とうようぶんこ,ToyoBunko)和阿波國文庫(あばのくにぶんこ,AbanokuniBunko)的《女直譯語》。
另有漢文典籍記載的女真語詞,見於《金史國語解》、乾隆《欽定金史語解》及宇文懋昭於1234年所編之《大金國志》;此外,金元散曲劇作中尚有不少有待考證的女真語彙。
在女真語文研究領域,對女真文本身的文字學探討並不多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基於女真字直接參照契丹字和漢字而創制而缺乏自身特色之故;更多的研討還是側重於現存文獻的釋讀和女真古語的構擬,即使是對女真文的本體研究其動因亦在於此。19世紀末,德國人葛魯貝(W.Grube)將明代永樂本《女真譯語》之柏林藏本譯爲德文並與滿蒙語作比較研究,撰成《女真語言文字考》一書,爲現代女真語文研究的先聲。進入20世紀,隨着女真文文獻更多地被發現,中外研究學者也不斷增加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20世紀上半葉,女真語文研究方面成果輩出的學者爲中國的羅福成,他對當時所見的女真文碑刻大多加以考釋並取得初步成果;其時日本方面亦有多位學者在調查碑刻和整理女真譯語和來文方面貢獻卓著,最後的成果彙集見於安馬彌一郎所編撰的《女真文金石志稿》(1943年)。進入20世紀下半葉,在女真文字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是日本人山路廣明,代表作爲《女真文制字研究》(1958年油印稿,1980年正式出版);對女真語文研究提出過建設性意見的是匈牙利人李蓋提(L.Ligeti)和韓國人李基文(代表作是《中古女真語的音韻學研究》,19);碑文考釋方面用功甚多的有日人田村實造對《得勝陀頌碑》的三次釋讀;集大成的研究論著則是國人金光平和金啓孮的《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64年。文物出版社,1980年)以及金啓孮的《女真文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金啓孮和烏拉熙春的《女真文大辭典》(明善堂,2003年)、《女真語滿洲通古斯諸語比較辭典》(明善堂,2003年);戮力研治《女真譯語》的成果是美籍日人清瀨義三郎則府(G.Kiyose)的《〈華夷譯語〉中女真語言文字的研究》(A Study of the Jurchen Language and Script in the Hua-I I-Yu,1973)和澳大利亞人康德良(D.A.Kane)的《四夷館漢語-女真語詞彙》(The Sino-Jurchen Vocabulary of the Bureau of Interpreters,1975);在此基礎上又有金啓孮的學生齊木德道爾吉、和希格對女真語語音的再次構擬以及相應語法的探討(《女真譯語研究》,內蒙古大學學報1983年增刊)。《女真譯語》的最新研究成果,見於愛新覺羅烏拉熙春的《明代の女真人──『女真訳語』から『永寧寺記碑』へ──》(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9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慶源郡女真大字石刻》和《北青女真大字碑》的最新研究成果,見於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吉本道雅的《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此外,對西安碑林發現的女真大字殘頁的綜合研究成果見於烏拉熙春的《女真文字書研究》(風雅社,2001年);對黑水城出土的金代女真大字殘頁的最新研究成果見於烏拉熙春的《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松香堂,2009年)。
此外,尚有西方學者偉烈亞力(A.Wylie)、德微里亞(G.Devéria),日本學者山本守、渡邊薰太郎、石田幹之助、長田夏樹,韓國人金東昭、中國學者賈敬顏、黃振華、穆鴻利、劉鳳翥、金適等都爲女真語文研究有所貢獻。
目前網上能找到的女真文字體只有Jason Glavy做的女真文字體,而且這個字體缺字較多。古今文字集成推出女真文字體“CCAMC Khitan & Jurchen Std”,這個字體包含了《女真文辭典》收錄的所有女真文以及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詳情請參考“字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