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
释義
【唐韻】卽夷切【集韻】津夷切,𠀤音資。【說文】謀事曰咨。【爾雅·釋詁】咨,謀也。【書·舜典】咨十有二牧。【傳】咨亦謀也。【詩·小雅】周爰咨諏。【周語】單子儉敬讓咨,以應成德。
又【爾雅·釋詁】嗟咨,𨲠也。【書·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傳】咨,嗟也。
又【君牙】小民惟曰怨咨。
又【揚子·方言】忸怩慙歰也,或謂之㗤咨。
又【爾雅·釋詁】咨,此也。【疏】咨與兹同。
又【集韻】資四切,音恣。歎聲。【易·萃卦】齎咨涕洟。【註】齎咨,嗟歎之辭。【陸德明·音義】咨音諮,又將利反。
【篇海】迷爾切,同哶。羊鳴也。
又【釋典】呪曰:賒咩。
【篇海】同咩。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說文】周制,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爲法。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晉語】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註】咫,咫尺閒也。【魯語】肅愼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
又【楚語】是知天咫,安知民則。【註】咫言少也,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
又【酉陽雜俎】書目有天咫。 【集韻】或作𦐖𣥉。
【廣韻】古爻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交。【玉篇】鳥聲也。【嵆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集韻】通作膠。
又【廣韻】【集韻】【正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𠀤音㘭。【廣韻】淫聲。【集韻】哇咬,淫聲。
又【莊子·齊物論】宎者咬者。【註】咬,哀切聲。
又【集韻】吉巧切,音狡。聲也。又五巧切,音骲。與齩同,齧骨也。或作䶧齧。
又許介切,音譮。風聲。
【玉篇】【廣韻】𠀤許吉切,音欯。【玉篇】笑貌。
又【廣韻】巨吉切【集韻】其吉切,𠀤音佶。義同。
又【集韻】火一切。本作欯。【博雅】欯欯,喜也。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䑕聲。
【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救切,音晝。【說文】鳥口也。【玉篇】與噣同。【詩·曹風】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傳】咮,喙也。【左傳·哀二十六年】已爲鳥而集於其上,咮加于南門。
又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註】咮朱,鳥之名。【左傳·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火。
又【集韻】通作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注鳴者。
又【韻會】或作喙啄,詳後喙啄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𠀤都豆切,音𨷖。義同。
又【集韻】【韻會】𠀤朱戍切,音注。義同。【集韻】本作𠰍。【韻會】通作註。
又【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鍾輸切,𠀤音朱。義同。
又【廣韻】讋咮,多言貌。
又【廣韻】中句切【集韻】株遇切,𠀤音駐。【廣韻】鳥聲。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與嚅同。囁嚅,多言也。或作吺。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張流切,音輈。【廣韻】曲喙。
【集韻】歷各切,音酪。訟言也。或作詻。
又剛鶴切,音各。雉聲。
【集韻】朔律切,音率。【玉篇】飮也。
又【玉篇】史記曰:楚先有熊咰,是爲蚡冒。○按《史記》楚世家。于熊眗立。徐廣曰:眗音舜。索隱曰:《玉篇》咰在口部,其近代本字有从目者,故有舜音,非也。據此,則熊咰應从口。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與詢同。詳言部詢字註。
【篇海】子葛切,音咂。俗稱自己爲咱。
又【中州音韻】兹沙切,音查。義同。
【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
〔古文〕孩【唐韻】戸來切【集韻】【正韻】何開切,𠀤音頦。【說文】小兒笑也。【史記·扁鵲傳】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註】咳嬰,言嬰兒初知笑者。
又【禮·內則】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疏】謂以一手執子右手,一手承子之咳而名之。【集韻】或作㜾𠹛。
又【集韻】柯開切,音該。【史記·倉公傳】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註】奇咳,言奇祕非常術也。【集解】奇音羈,咳音該。○按《前漢·藝文志》有五音奇胲用兵二十六卷,《淮南子·兵略訓》𠛬德奇賌之數,《廣韻》作奇侅,亦作奇賅。咳胲賌侅賅五字皆通。
又與該同。【晏子·外篇】頸尾咳於天地,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
又【玉篇】苦代切,音慨。【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釋文】咳,苦愛反。【莊子·漁父篇】幸聞咳唾之音。【前漢·宣元六王傳】大王誠賜咳唾。【正韻】謦欬,亦作咳。
考證:〔【史記·扁鵲傳】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終日。〕 謹按終日二字屬下文,扁鵲仰天嘆曰爲義不連上句,謹省去。〔【史記·倉公傳】受其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 謹按原文奇咳術三字連讀,術字不可省,謹於咳下增術字。〔【釋文】奇音羈,咳音該。〕 謹照原書釋文改集解。
【集韻】呼回切,音灰。聲也。
【集韻】苦瓦切,音跨。言戾也。
【廣韻】火怪切【集韻】火夬切,𠀤音䵳。【廣韻】鼻息。【博雅】息也。
又【廣韻】下刮切,音頢。義同。【集韻】或作𠳂。
又【集韻】胡化切,音㕦。與話同。言也。
又【正韻】善指切,音視。與䑛同。【管子·地數篇】十口之家,十人咶鹽。【莊子·人間世】咶其葉,則口爛而爲傷。【荀子·疆國篇】是猶伏而咶天。【後漢·皇后記】湯夢及天而咶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濤。【說文】楚謂兒泣不止曰噭咷。
又【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又亭歷切,音狄。【前漢·韓延壽傳】歌者先居射室,望見延壽車,噭咷楚歌。【註】咷音滌濯之滌。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𠀤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又【易·雜卦】咸,速也。
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又【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又姓。【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又【集韻】居咸切,音緘。【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又【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又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又姓。【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又【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又音憾。【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按感同憾。
又叶餘針切,音𠛬。【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廣韻】烏葛切【集韻】阿葛切,𠀤音遏。【玉篇】吃也。
又【廣韻】小語。
又【博雅】止也。
又【集韻】於旰切,音按。聲止也。
【唐韻】况晚切【集韻】【韻會】火遠切,𠀤音烜。【揚子·方言】咺,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咺。燕之外鄙,朝鮮冽水之閒,小兒泣而不止曰咺。
又【詩·衞風】赫兮咺兮。【傳】咺,威儀容止宣著也。【禮·大學】作喧。
又【集韻】懼也。
又人名。【春秋·隱元年】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又【僖二十八年】衞元咺出奔晉。
又【集韻】【韻會】𠀤許元切,音萱。【集韻】懼也。
又【韻會】權也。
又【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憋懯四人相與遊於世。【註】張湛曰:咺,迂緩貌。殷敬順曰:寬綽貌。
考證:〔【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單咺,𢢌懯四人相與遊於世。【註】張湛曰,咺,汗緩貌。〕 謹照原文單咺改嘽咺。𢢌改憋。汗改迂。
【廣韻】况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𠀤音詡。【玉篇】噢咻,痛念之聲。【廣韻】噢咻,病聲。【集韻】或省作休。
又【正韻】讙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虛尤切,音休。【廣韻】口病聲也。【集韻】或作喣。
又【孟子】衆楚人咻之。【註】咻之者,嚾也。
又【集韻】虛交切,音詨。與烋同,詳火部烋字註。
又【集韻】【類篇】𠀤吁句切,音煦。與呴同。詳呴字註。
【唐韻】苦媧切【集韻】空媧切,𠀤音跬。【說文】口戾不正也。【廣韻】同喎。【集韻】或作𩰬。
又與和同。【淮南子·說山訓】咼氏之璧。
又【正字通】音戈。姓也。南唐咼拯,宋咼輔,明咼文光。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說文】嗌也。【玉篇】咽喉也。【韻會】醫經云:咽者嚥水,㬋者𠋫氣。【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集韻】或作胭㖶𦝪。
又【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又【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𠀤音淵。【集韻】本作𪔱,引《詩》鼗鼓𪔱𪔱。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又【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𪔱𪔗,亦書作鼘。【六書故】淵淵咽咽,其聲不同。淵淵狀鼓聲多而遠,咽咽聲近而𤴁。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又【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𠀤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又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又【廣韻】同噎。詳噎字註。又𪔥。
【集韻】魯皓切,音老。聲也。
【廣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伊。【玉篇】喔咿嚅唲,謂强笑噱也。【楚辭·卜居】吾將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韓詩外傳】鳳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之雀,喔咿而笑之。 【集韻】或省作吚。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𠀤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又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𣏌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𠀤匹上聲。【說文】衆庶也。【廣韻】類也。【易·乾卦】品物流形。【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又【書·舜典】五品不遜。【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𤰞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又【增韻】物件曰品。【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易·巽卦】田獲三品。【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禮·禮器】薦不美多品。
又【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疏】品味者,殽饌也。【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又【韻會】品格也。【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又【玉篇】齊也。【周語】品其百籩。
又同也。【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又【玉篇】官品。【周語】外官不過九品。【註】九卿也。
又【廣韻】式也,法也。
又【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又官名。【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又【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正字通】明有品嵒。
又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又【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𤰞品城。
考證:〔【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疏】鄭云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 謹照原文鄭云改鄭元。〔【左傳·文十五年】楚予乗驛。〕 謹照原文十五年改十六年。驛改馹。
〔古文〕听【廣韻】式忍切【集韻】【韻會】【正韻】矢忍切,𠀤音矧。【玉篇】笑也。【正韻】微笑。一曰大笑。【論語】夫子哂之。【集韻】本作弞。或作吲。○按《廣韻》弞哂分見,哂專訓笑,弞訓笑不壞顏,似微有別。《集韻》合爲一,非。
【玉篇】徒工切【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玉篇】妄語也。【廣韻】哃𠹔,大言。
【廣韻】【集韻】𠀤胡貢切,音鬨。【廣韻】唱聲。【集韻】本作𠹒,衆聲。
又【集韻】【類篇】𠀤呼公切,音灴。【集韻】本作叿。詳叿字註。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聲也。或作𠹅。
【集韻】同㕼。詳前㕼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