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
释義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遙切,𠀤音標。【說文】犬走貌。从三犬。
又【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註】暴風从下上。【疏】李巡曰:猋,上也。【釋文】猋,必遙反。
又【爾雅·釋草】猋,藨芀。【註】皆芀荼之別名。【疏】芀,一名猋。又名藨萑,茅之屬。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回風也。【禮·月令】猋,風暴雨總至。【註】回風爲猋。【釋文】本又作飄。徐音方遙反。
考證:〔【爾雅·釋草】猋,蔗芀。【疏】芀,一名猋。又名蔗〕 謹照原文兩蔗字𠀤改藨。
【唐韻】【集韻】𠀤魚僅切,音憖。【說文】犬張齗怒也。从犬,來聲。
又【說文】讀若銀。義同。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玉篇】貍也。【廣韻】本作𧳟。詳豸部𧳟字註。
又【集韻】陵之切,音犛。本作貍。或作狸𧳟。詳豸部貍字註。
【廣韻】【集韻】𠀤秦昔切,音藉。【玉篇】獸名。或作獡。獸似熊。
又【集韻】祥亦切,音席。【山海經】先民之山,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猎猎。【註】郭璞曰:或作獡,音夕。
又【集韻】思積切,音昔。義同。
又【集韻】【韻會】七約切【正韻】七雀切,𠀤音鵲。【彙雅】宋良犬。一名猎猎。【集韻】本作㹱。或作獡。詳㹱字註。
(獵)【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𠀤音鬣。【說文】放獵,逐禽也。【廣韻】取獸也。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總名爲獵,爲田除害也。尸子曰:虙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敎人以獵也。【爾雅·釋言】獵,虐也。【疏】獵謂從禽也。必暴害於物,故云。【爾雅·釋天】春獵爲蒐,夏獵爲苗,秋獵爲獮,冬獵爲狩。【詩·魏風】不狩不獵。【禮·王制】豺祭獸,然後田獵。【蔡邕·月令章句】獵者,捷取之名。【正字通】獵以供俎豆,習兵戎,皆國家重事也。
又震也。【吳語】今大夫國子,興其衆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註】獵,震也。
又【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註】師古曰:緁獵,相差次也。
又龜名。【爾雅·釋魚】龜後弇諸獵。【疏】謂甲後弇覆者名獵。【周禮·春官·龜人】南龜曰獵屬。
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洛出獵山。
又車名。【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註】文穎曰:軨獵,小車。
(獵)
考證:〔【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龜孫。〕 謹照原文龜孫改曾孫。
【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𠀤音肩。【廣韻】俗豣字。同𧱚。詳豕部豣字註。【呂氏春秋】懼虎而刺猏。
【廣韻】去羊切【集韻】墟羊切,𠀤音蜣。【廣韻】本作羌。
【廣韻】古渾切【集韻】公渾切,𠀤音昆。【廣韻】獸名。
又【集韻】大犬也。
又【馬融·廣成頌】絹猑蹏。【註】猑蹏,野馬也。
按爾雅釋畜作騉蹄。
【唐韻】【集韻】於鹽切【廣韻】一鹽切【韻會】幺鹽切,𠀤音懕。【說文】飽也。从甘从肰。【玉篇】足也。【說文】或作𤞣。【玉篇】亦作𤞣。【廣韻】亦作饜。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於豔切,音嬮。義同。【廣韻】亦作饜。【集韻】亦作厭懕。
又【玉篇】於甲切,音押。【集韻】益涉切,音魘。義𠀤同。 【集韻】本作厭。或作壓。
【廣韻】【集韻】𠀤古火切,音果。【玉篇】猓𤡮,獸也。【集韻】似猴。通作果。
考證:〔【廣韻】【集韻】𠀤五火切,音果。〕 謹照原文五火切改古火切。
【玉篇】子宋切,音綜。犬生一子。
按廣韻集韻有䝋無猔。音義𠀤同。
【集韻】民𤰞切,音彌。本作獮。或作𤝝。詳獮字註。〔本作〈亻彌〉。或作𤝝。詳獮字註。〕 謹照〈亻彌〉字註,〈亻彌〉字獮字𠀤改獮。
(獼)【廣韻】武移切【集韻】民𤰞切,𠀤音彌。【玉篇】獼猴。【博雅】猱狙,獼猚也。
又【正字通】通雅曰:沐猴,獼猴,母猴也。【前漢·西域傳沐猴註】沐猴,卽獼猴。母音轉爲馬,又轉爲彌。方言呼母曰㜷,此其證也。獸以雌强,今獼猴亦謂其大者,猶凡物之大者曰馬,藍馬薊之類。【集韻】或作猕𤝝。
【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𠀤音昌。【玉篇】狂駭也。【廣韻】猖狂。【莊子·山木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後漢·李通傳】猖狂無妄之福。
又或作昌。【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披。【註】一作昌被。
【唐韻】於离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𠀤音漪。【說文】犗犬也。从犬,奇聲。
又【玉篇】歎辭也。【詩·周頌】猗與漆沮。【箋】猗與,歎美之言也。
又【商頌】猗與那與。【晉語】猗兮違兮。【呂氏春秋】塗山女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爲南音。
又【廣韻】長也,倚也。【詩·小雅】有實其猗。【傳】猗,長也。【箋】猗,倚也。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猗猗,美盛貌。【班固·西都賦】曄曄猗猗。
又【玉篇】猗氏,縣名。【史記·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註】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
又與漪通。【詩·魏風】河水淸且漣猗。【釋文】本亦作漪。
又與兮通。【書·秦誓】斷斷猗無他伎。【疏】猗者,足句之辭,不爲義也。【禮·大學】引此作斷斷兮。猗是兮之類。
又與欹通。【詩·齊風】猗嗟昌兮。【傳】猗嗟,歎辭。【釋文】或作欹。
又與依同。【前漢·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又【廣韻】於綺切【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𠀤音倚。【廣韻】猗狔,猶窈窕也。【集韻】猗狔,弱貌。
又【詩·衞風】寬兮綽兮,猗重較兮。【釋文】猗,於綺反。依也。
又【詩·豳風】猗彼女桑。【傳】角而束之曰猗。【釋文】於綺反。徐音於宜反。
又【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畞丘。【傳】猗,加也。
又【集韻】倚可切【正韻】烏可切,𠀤音妸。【集韻】桑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傳】猗儺。柔順也。【釋文】猗,於可反。【集韻】或作阿。
又【集韻】於義切,音輢。相附著也。【詩·小雅】兩驂不猗。【疏】不相依倚。【釋文】猗,於害反。又於綺反。
又【韻會】於記切,音意。義同。
又叶於何反,音窩。【詩·衞風】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古文〕𤝼【集韻】征例切,音制。本作狾。或作瘈。詳狾字註。
又【集韻】【韻會】𠀤居例切,音罽。義同。【淮南子·氾論訓】猘狗之驚,以殺子陽。【集韻】或作狾瘈𪘥。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或作狾。義同。
【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𠀤音爭。【廣韻】獸名。似豹,一角五尾。【山海經】章峨之山有獸焉,狀如赤豹,五尾一角,音如擊石,其名如猙。【註】一曰似狐有翼。黃氏續騷經曰:梟授翼於獰猙。
又【集韻】中莖切,音玎。猙獰,犬毛。
又【廣韻】【集韻】𠀤疾郢切,音靜。【廣韻】獸似狐,有翼。【集韻】飛狐也。【山海經·如猙註】郭璞曰:本音靜。
【唐韻】五佳切,音涯。【說文】鳥也。从隹犬聲。
又水名。【說文】睢陽有猚水。
又【集韻】魚其切,音疑。鳥名。
又【廣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玉篇】似獼猴。【廣韻】本作蜼。【集韻】或作蜼。
又【集韻】余救切,音袖。義同。本作蜼。或作𧳫。蜼字从虫从自。
〔古文〕𠩜【唐韻】莫杏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梗切,𠀤音蜢。【說文】健犬也。
又𡝹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又【玉篇】健也。【廣韻】勇猛。【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又【玉篇】嚴也。【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又【玉篇】惡也,害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
又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
又姓。【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才切,音偲。【說文】恨賊也。【揚子·方言】猜,恨也。【左傳·僖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註】兩無猜恨。
又【玉篇】疑也,懼也。【左傳·昭七年】雖吾子,亦有猜焉。
又【小爾雅】猜,很也。【史記·吳起傳】猜忍人也。
【唐韻】麤沒切【集韻】【韻會】【正韻】蒼沒切,𠀤音𥾛。【說文】犬从艸暴出逐人也。
又【玉篇】言倉卒,暴疾也,突也。【揚子·方言】䕁猝也。
又叶與涉切。【蘇轍·滕王閣詩】豪風相凌蕩,俳語終倉猝。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玉篇】今作卒。
【廣韻】戸吾切【集韻】洪孤切,𠀤音胡。【廣韻】獑猢,獸名。似猨。【集韻】本作𪕮。或作𪕉,亦書作𪕾。詳鼠部𪕮字註。○按《廣韻》猢𪕮分列。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𠀤音豵。【玉篇】犬生三子。【爾雅·釋畜】犬生三猣。○按《爾雅·釋畜》本音宗。
【廣韻】【集韻】𠀤其季切,音悸。【廣韻】壯勇貌。【集韻】武猛也。【左思·吳都賦】狂趭獷猤。【註】猤,壯勇之貌。其翠切。
又【集韻】渠惟切,音葵。義同。
又巨癸切,音揆。獷悍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賄切,音腲。【說文】犬吠聲。从犬,畏聲。
又【玉篇】犬生三子也。
又多也。【詩·大雅·卷阿箋】賢者則猥來就之。【疏】猥者,多而疾來之意。【前漢·溝洫志】水猥盛,則放溢。【註】師古曰:猥,多也。
又【集韻】一曰幷雜。【左傳·隱五年皁隸註】取此雜猥之物,以資器備。
又【史記·律書】猥云德化,不當用兵。【前漢·文帝三王傳】何故猥自發舒。【註】師古曰:猥,曲也。
又盛也。【前漢·賈山傳】江臯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註】師古曰:猥,盛也。
又積也。【前漢·董仲舒傳】科別其條,勿猥勿幷。【註】師古曰:猥,積也。
又【五行志】兼受其猥。【註】師古曰:猥,積也。謂積敝也。
又【廣韻】鄙也。【洞冥記】黃安自云𤰞猥。
又【集韻】烏潰切,音㞇。犬衆吠也。
【廣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𠀤音風。【玉篇】猦𤝕,獸名。有尾,小打卽死,因風更生。【廣韻】猦母,狀如猿,逢人則叩頭,小打便死,得風還活。出異物志。【正字通】猦貍,狀如猿而小,目赤,尾短如無尾,身無毛,自鼻至尾一道有靑毛,廣寸許,見人若慙,屈頸叩頭,擊之卽死,以口向風,須臾復活。本作風。【酉陽雜俎】一名狤𤟎。
【集韻】烏和切,音倭。【玉篇】犬名。亦作㹻。【元微之詩】嬌猧睡猶怒。
【廣韻】雨元切【集韻】于元切,𠀤音袁。【玉篇】似獼猴而大,能嘯。【埤雅】猨,猴屬。長臂善嘯,便攀援,故其字从援省。或曰猨性靜緩,故从爰。爰,緩也。論衡曰:猨伏於鼠。今人取鼠以繫猨頸,猨不復動。【史記·李廣傳】廣爲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司馬相如·子虛賦】赤猨蠷蝚。【後漢·方術傳】五禽之戲,四曰猨。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註】象俗呼爲江猨。
又【玉篇】亦作蝯。【集韻】本作蝯。亦作猿𤝌𧳭。
【唐韻】【集韻】𠀤桑經切,音星。【說文】猩猩,犬吠聲。从犬,星聲。
又【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𠀤音生。【玉篇】猩猩,如狗,面似人。【廣韻】猩猩,似猿。【爾雅·釋獸】猩猩,小而好啼。【註】山海經曰:人面豕身,能言語。今交阯封谿縣出猩猩,狀如貛㹠,聲似小兒啼。【禮·曲禮】猩猩能言,不離禽獸。【玉篇】亦作狌。
【廣韻】俗豬字。
(豬)【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𠀤著平聲。【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爾雅·釋獸】豕子豬。【註】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揚子·方言】吳揚之閒謂之豬子。【埤雅】豬性𤰞而率。【揚子·太𤣥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又山豬,卽豪豬也。詳前豪字註。
又嶺南有嬾婦豬。【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又貓豬。【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又石豬。【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又官名。【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又草名。【博雅】伏豬,木禾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又山水名。【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又湫名。【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又【廣韻】豬口,地名。亦作䐗。【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又【閔公承傳】作䐗口。
又【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書·禹貢】大野旣豬。【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註】下濕之地。
又孟豬,澤名。通作諸。【書·禹貢】被孟豬。【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又【字彙補】照迦切,音遮。【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 【廣韻】俗作猪。
【廣韻】武瀌切【集韻】眉鑣切,𠀤音苗。【玉篇】夏田也。
又【廣韻】俗貓字。詳豸部貓字註。
(貓)【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苗。【說文】貍屬。【廣韻】獸,捕䑕。【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䑕也。【正字通】陸佃曰:䑕善害苗。貓能捕䑕,故字从苗。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丑未如棗核。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詩·大雅】有貓有虎。【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義同。 【廣韻】俗作猫。
【集韻】于貴切,音胃。【玉篇】毛刺也。【集韻】本作𢑺。隸作彙。或作蝟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