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頭
释義
【集韻】古杏切,音梗。【玉篇】草也。【類篇】草莖。
【唐韻】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利。【韻會】臨也。【易·明夷】君子以莅衆。【書·周官】不學牆面,莅事惟煩。
又【穀梁傳·僖三年】莅者,位也。
又【集韻】力質切,音栗。【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卉歙。【師古註】林木鼓動之聲。【韻補】曹植《禹贊》避隱商山,示不敢莅。諸侯向己,乃奉天秩。
(蒞)【集韻】同莅。
【唐韻】方矩切,音府。萐莆,堯時瑞草。
又【正韻】薄胡切,音蒲。地名。【水經注】孔山在莆城西南三十餘里。【一統志】莆田,縣名,屬興化。
又通蒲。【楚辭·天問】咸播秬黍,莆藿是營。
【集韻】遲據切,音筯。草名。苟芑也。
又【類篇】音助。商人七十而耡。或作莇。
【唐韻】莫勃切,音沒。【玉篇】草名。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𠀤音墀。姓也。《姓苑》云:淮南人。
又郞奚切,音梨。芘莉,織荆。
又【玉篇】草名。
又音利。茉莉,花名。詳茉字註。
〔古文〕𤖄𤖈𦻊𠗎𤕶【唐韻】【集韻】𠀤側羊切,音裝。草盛貌。【六書正譌】艸芽之壯也。
又嚴也。【論語】臨之以莊則敬。
又【韻會】盛飾也。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得慶父之木百車于莊。【註】莊,六軌之道。【爾雅·釋宮】六達謂之莊。
又田舍也。【通鑑·史炤·釋文】唐置莊宅使。【胡三省註】蓋主莊田及外舍之事。
又【公羊傳·定八年】矢著于莊門。【註】莊門,孟氏之門名。
又姓。【通志·氏族略】楚莊王之後,以諡爲氏,楚有大儒曰莊周。
又【雲南通志】海貝一枚,土人謂之莊。
又【篇海】側亮切,音壯。恭也。【說文】作壯。【干祿字書】通作荘。俗作庄,非。
考證:〔【干祿字書】通作莊。〕 謹照原文莊改荘。
【集韻】秦昔切,音籍。【玉篇】茹草也,或作葃。
又【廣韻】在各切【類篇】【韻會】【正韻】疾各切,𠀤音昨。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定莋。
又山名。【越絕書】莋碓山,故爲鶴阜山。禹遊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鶴阜,更今名。
又【水經注】夷橋亦曰莋橋。
【唐韻】徒活切,音奪。【爾雅·釋草】離南,活莌。【疏】離南,一名活莌。【山海經】又名𡨥脫。郭註:生江南,高丈許,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爲樹。【廣韻】活莌,大葉,莖中有瓤,正白。
考證:〔【山海經】又名𡨥脫,生江南。〕 謹照原文寇脱下增郭註二字。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求。【說文】茮榝,實裏如表者。【爾雅·釋木】椒、榝醜,莍。【註】茱萸子聚生成房貌。
考證:〔【爾雅·釋草】椒榝醜莍。〕 謹照原書釋草改釋木。
【唐韻】【集韻】【韻會】蘇禾切【正韻】桑何切,𠀤音唆。草名。【說文】薃侯也。一名侯莎。【爾雅翼】莖葉似三稜,根周匝多毛,謂之香附子。一名雀頭香。【博雅】地毛,莎䔺也。
又木名。【廣韻】似桄榔,其樹出麪。
又【前漢·馮奉世傳】莎車王萬年。【註】莎車,國名。
又亭名。【水經注】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
又【集韻】師加切,音沙。蟲名。【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
又宣佳切,音綏。挼莎,以手切摩也。【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澤謂挼莎。又摩莎洓之,出其香汁。
又【韻補】莎草之莎,叶音綏。【馬融·廣成頌】鎭以瑤臺,純以金堤,樹以蒲柳,被以綠莎。
【唐韻】蘇禾切,同莎。【玉篇】手挼莏也。【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云:煩潤猶挼莏也。【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唐韻】直深切,音沉。【集韻】直禁切,音鴆。【說文】草也。【爾雅·釋草】蕁,莐藩。【疏】知母也。【郭註】生山上,葉如韭。
又【玉篇】丁敢切,音黕。義同。
【廣韻】【集韻】𠀤敷容切,音丰。草芽始生。【說文】籀文蓬字。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苟許切,𠀤音舉。草名。【說文】齊謂芌爲莒。
又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莒國,今城陽莒縣。
又莒父,魯下邑。【論語】子夏爲莒父宰。
又姓。【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莒氏。
【廣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𠀤音枚。【類篇】草名。【爾雅·釋草】葥,山莓。【註】今之木莓也。【齊民要術】莓草,實亦可食。
又【韻會】苔也。【杜甫詩】隨意坐莓苔。
又【廣韻】莓莓,美田也。【左思·魏都賦】蘭渚莓莓。【註】草靑蒼也。○按莓《說文》作苺,亦作𡴋,《正字通》合爲一。今依《爾雅》諸經典分載。
【廣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韻會】眉甍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盲。【爾雅·釋草】莔,貝母。【註】根如小貝,圓而白,華、葉似韭。【張衡·西京賦】王芻莔臺。【蔡邕·述行賦】布𧄸菼與臺莔兮。
又與蝱通。【爾雅疏】詩云言采其蝱。陸璣曰:蝱,今藥草貝母也。
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韻補】謨郞切,𠀤音芒。義同。
又【廣韻】許訖切,音迄。吳孫休長子字。
考證:〔【蔡邕·述行賦】𧄸菼與臺莔兮。〕 謹照原文𧄸菼上增布字。
【說文】同荇。詳荇字註。
又【類篇】戸黯切,音豏。義同。
【唐韻】戸耕切【集韻】【韻會】何耕切【正韻】何庚切,𠀤音牼。【說文】草木榦也。【字林】枝柱也。【類篇】草曰莖,竹曰箇,木曰枚。【楚辭·九歌】秋蘭兮靑靑,綠葉兮紫莖。【繁露·竹林篇】凡《春秋》之記災異也,雖畝有數莖,猶謂之無麥苗也。【論衡】朱草之莖如鍼。
又特也。【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
又【周禮·冬官·桃氏】以其臘廣爲之莖,圍長倍之。【註】莖謂劒夾,人所握鐔以上也。
又樂名。【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者莖,著萬物也。【左思·魏都賦】冒六英五莖。
又山名。【韓詩外傳】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
又【廣韻】烏莖切【直音】於京切,𠀤音鶯。草名。【爾雅·釋草】姚莖,凃薺。 【六書正譌】別作䪫,非。
考證:〔【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莖者著萬物也〕 謹照原文莖者改者莖。
【集韻】【類篇】𠀤昌遮切,音車。莗葥,草名。○按莗本作車,卽芣苢也。
【集韻】斯人切,音辛。細莘,藥草。【正字通】莘草,生山澤,如蒲黃,葉如芥。
又【廣韻】所臻切【正韻】疏臻切,𠀤音駪。【韻會】虢地名。【詩·大雅】纘女維莘。【傳】太姒國也。【郡國志】郃陽南有古莘國,散宜生爲文王求有莘氏女以獻紂,卽此地也。
又【水經注】漯水又北絕莘道之西,有莘亭。
又莘莘,衆多也。【班固·東都賦】俎豆莘莘。【王褒·靑髥奴文】莘莘翼翼。
又長貌。【詩·小雅】魚在在藻,有莘其尾。
又姓。【潛夫論】祝融之孫分爲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莘。【通志·氏族略】宋朝有莘融。
又【集韻】或作𦸯、𨐕。
【唐韻】渠殞切【集韻】巨殞切,𠀤音窘。【說文】牛藻也。【爾雅·釋草】莙,牛藻。【註】江東呼馬藻,藻之葉大者也。【顏氏家訓】卽陸璣所謂聚藻,葉如蓬者也。今水中有此物,一節長數寸,細茸如絲,圍繞可愛,長者二三十節。
又【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𠀤音麕。義同。
【唐韻】以然切【韻會】【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草名。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正韻】以扇切,𠀤音衍。蔓莚,不斷也。【左思·蜀都賦】風連莚蔓於蘭臯。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唐丁切,𠀤音廷。【說文】莖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莛撞鐘。【註】謂槀莛也。【玉篇】言其聲不可發也。【韓愈詩】有如寸莛撞巨鐘。
又【莊子·齊物論】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一。【司馬註】莛,屋梁也。
又【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𠀤音挺。義同。
【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弔切,音掉。【玉篇】莜,草田器也。【說文】今从條。
又【集韻】他凋切,音挑。又田聊切,音迢。義𠀤同。
又音釣。【本草】薤,江南呼爲莜子。
【唐韻】麁臥切【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𠀤音剉。【說文】斬芻也。【詩·小雅】摧之秣之。【箋】摧,今莝字也。【急就篇】莝,細斫槀也。【史記·范睢傳】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荳其前。【前漢·尹翁歸傳】豪强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柳宗元文】合莝脃以爲强。
【唐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說文】草也,可爲席。【詩·小雅】下莞上簟。【箋】小蒲之席也。【爾雅·釋草】莞,苻蘺。【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史記註】東莞在琅邪。【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板切,音皖。【論語】夫子莞爾而笑。【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六書故】作𦸌。【篇海】作𦼍。
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
【唐韻】胡紺切,音憾。苗含心欲秀也。【韻會】花蘂也。
又胡感切,音頷。花開也。通作䓿,俗作𧂃。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𠀤讀若酉。【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趙註】莠之莖葉似苗。【魯語】馬餼不過稂莠。【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又【詩·小雅】莠言自口。【傳】莠,醜也。
又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類篇】荼也。
【唐韻】倉各切,音錯。【玉篇】行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