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
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
j 知、照 ch 徹、穿 c 澄、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
h 曉 X 匣 H 匣 ' 影 Y 影 x 喻 y 喻
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

字頭

释義

【唐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𠀤音𥳣。【說文】小貌。【左傳·昭七年】蕞爾國。【左思·魏都賦】宵歌蕞陋。 

【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百不處一。【註】聚貌。 

【集韻】祖外切,音最。地名,在新豐。

通蕝。詳蕝字。

【類篇】同䕠。

【集韻】女居切,音袽。黏著也。【史記·張釋之傳】用紵絮斮陳蕠漆其閒。 

【玉篇】人余切,音如。蕠藘草也。亦作茹。詳茹字註。

〔古文〕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分切,音墳。【玉篇】草木多實也。【詩·周南】有蕡其實。【爾雅·釋木】蕡藹。【註】樹實繁茂菴藹。 

【儀禮·喪服傳】苴絰者,麻之有蕡者也。【註】蕡,麻子也。 

【說文】雜香草也。 

【博雅】弦也。

符袁切,音煩。父吻切,音忿。義𠀤同。 【爾雅】作黂。

〔古文〕𤆂【唐韻】【韻會】𠀤求位切,音匱。【說文】草器。【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山名。【前漢·高帝紀】沛公引兵繞嶢關,踰蕢山。 

【集韻】苦怪切,音喟。菜名。【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與𠙽通。【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𠙽,聲之誤也,謂摶土爲桴也。

姓。【禮·檀弓】公使人弔蕢尚。

考證:〔【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根者。〕 謹照原文赤根改赤莖。

【唐韻】舒閏切,音舜。【韻會】木槿朝華暮落者。陸佃云:取一瞬之義。亦作舜。【詩·鄭風】顏如舜華。 【說文】作𧂌。

【唐韻】【集韻】【韻會】𠀤儒佳切,音甤。【說文】草木華垂貌。【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

冠蕤。【禮·雜記】緇布冠不蕤。【疏】緇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凶事故不蕤。

蕤賔,五月律。【周語】蕤賔。【註】蕤,委蕤,柔貌也。【前漢·律歷志】蕤,繼也。

萎蕤,藥名。見萎字註。

旗名,鹵簿中有之。【唐人詩】望見葳蕤舉翠華。 【集韻】省作苼。

考證:〔【唐人詩】望見萎蕤舉翠華。〕 謹照原文詩萎蕤改葳蕤。

【字彙】語賈切,音雅。子穀不秀。

【唐韻】錫兪切【集韻】詢趨切,𠀤音須。薞蕪別名,本作須。【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考證:〔【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稍細。〕 謹照原文稍細改葉細。

【唐韻】房六切,音服。【說文】盜庚也。【爾雅·釋草】蕧,盜庚。【註】旋蕧似菊。 

【集韻】方六切,音福。義同。

蕧盆草。見葐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蕧,盜庚。【註】旋蕧花也。〕 謹照原文花也改似菊。

【唐韻】【韻會】【正韻】𠀤居月切,音厥。【玉篇】菜也。【爾雅·釋草】蕨,虌。【郭註】初生無葉可食。【詩·召南】言采其蕨。【疏】周秦曰:蕨,齊魯曰鼈,俗云其初生似鼈脚,故名。【埤雅】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爾雅·釋草】菱,蕨攗。【疏】蔆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云菱角是也。

考證:〔【爾雅·釋草】蕨,龞。〕 謹照原文龞改虌。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𠀤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他浪切,音儻。義同。

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前漢·揚雄傳】雄爲人𥳑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唐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說文】薉也。【楚辭·離騷】哀衆芳之蕪穢。 

【爾雅·釋詁】蕪豐也。【註】豐盛也。

逋也。【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小爾雅】草也。

地名。【鮑昭·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湖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與廡通。【書·洪範】庶草蕃廡。

考證:〔【楚辭·離騷】哀衆草之蕪穢。〕 謹照原文衆草改衆芳。〔【爾雅·釋草】苞蕪茂。【註】蕪,豐也。〕 謹照原書釋草改釋詁。苞蕪茂改蕪豐也。蕪豐改豐盛。

【唐韻】多動切【韻會】覩動切,𠀤音董。【爾雅·釋草】𦽍蕫。【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綯以爲索。 

【說文】杜林曰:蕅根也。 

【廣韻】徒紅切,音童。義同。○按《六書正譌》云:又姓,別作董。考,古文重、童雖可通用,然董字經典從無从蕫者。正譌之說非。

考證:〔【爾雅·釋草】𦽍蕫。【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陶以爲索。〕 謹照原文可陶改可綯。

【集韻】新兹切,音絲。【類篇】菟蕬,藥草。本作絲。 

【正字通】引《玉堂閒話》:蕬草,江南水草,葉如薤,隨水深淺而生。

【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凋切,𠀤音簫。艾蒿也。【詩·王風】彼采蕭兮。【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 

【詩·小雅】蕭蕭馬鳴。【註】聲也。 

【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註】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

蕭條,寂寥貌。【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註】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何晏註】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

斧名。【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說文註】蕭斧,芟艾之斧也。

國名。【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蕭封人。【註】蕭,宋附庸國。

關名。【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

姓。【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

叶音修。【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叶下周。【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叶下憂。

《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爲簫。

【唐韻】思積切,音舄。車前草。

【字彙補】力公切,音隆。人名,步大汗蕯,代郡人,北齊時積封至義陽郡公。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其。【玉篇】草也。【韻會】似蛇牀。【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張衡·西京賦】結駟方蘄。【註】馬銜也。 

【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註】蘄,求也。【史記·秦本紀】蘄年宮。【註】蘄年,求年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太守蘄良。 

【韻會】渠斤切,音芹。【爾雅·釋草】薜,山蘄。【註】《廣雅》云:山蘄,當歸。 

【集韻】居希切,音機。沛郡有蘄縣。或作鄿。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𠀤音縕。【玉篇】積也,聚也,蓄也。【詩·大雅】蘊隆蟲蟲。

【檜風】我心蘊結。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聚草以𤑔火曰蘊。【韓詩外傳】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前漢·召信臣傳】𤓉蘊火。 

【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 

【韻會】與怨通。【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

與宛通。【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

與縕通。【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註】言蘊淪。

讀入聲。【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註】於積反。 

【集韻】烏昆切,音溫。【揚子·方言】饒也。

【唐韻】【集韻】𠀤郞丁切,音零。草零落也。 通作苓,亦作蘦。

【唐韻】羊洳切,音預。薯蕷。

【唐韻】胡加切,音遐。花葉也。【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葉蕸。 

【集韻】居牙切,音加。葦未秀者。

考證:〔【爾雅·釋草】荷,芙蕖。【註】其葉蕸。〕 謹按其葉蕸是經文非註文,謹照原文省註字。

【集韻】於容切,音雍。萃也。 

【南方草木狀】蕹葉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

【唐韻】阻立切,音戢。菜名。葉似蕎麥,生濕地。【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

山名。【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採蕺于此。

【唐韻】胡貢切,音閧。草菜心長也。 

【集韻】茂也。

菜名,四明有菜,名雪裏蕻。雪深諸菜凍死,此菜獨靑。 

【類篇】吳俗謂草木萌曰蕻。或从栱。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四。菫也。【說文】赤蕼也。 

【類篇】芮也。 

【字彙補】與肆同。寬舒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集韻】奴冬切,音農。蓬蕽,蘆花。

【唐韻】落猥切,音磊。蓓蕾,花綻貌。【韻會】始華也。

【唐韻】同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