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
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
j 知、照 ch 徹、穿 c 澄、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
h 曉 X 匣 H 匣 ' 影 Y 影 x 喻 y 喻
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

字頭

释義

【集韻】同懶。

【集韻】倚謹切,音隱。【類篇】憂病也,哀也。

【集韻】子末切,音拶。慒㦫,心慢怠也。

【廣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𠀤音砢。【類篇】𢣗㦬,慚也。

【集韻】郞丁切,音靈。心了黠貌。

〔古文〕𢞢𢙎【唐韻】丘竟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正切,𠀤卿去聲。【說文】行賀人也。【周禮·春官·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疏】謂侯國有喜可賀,王使大夫以物慶賀之也。

【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是也。

善也。【書·呂𠛬】一人有慶。【正義】天子有善事也。【詩·大雅】則篤其慶。【毛傳】善也。【正義】福慶爲善事,故爲善也。

休也。【禮·月令】行慶施惠。【註】慶謂休其善也。休,美也。

福也。【易·履卦】大有慶也。【詩·小雅】孝孫有慶。

賜也。【詩·小雅】是以有慶矣。【箋】謂有慶賜之榮也。

發語詞。【揚雄·反離騷】慶天悴而喪榮。

州名。隋立慶州。

姓。【左傳】齊慶封,晉慶鄭。 

【集韻】【韻會】𠀤丘京切,音卿。【易·大畜五上兩爻傳】有慶也,道大行也。慶與行叶。

【睽卦四五兩爻傳】志行也,往有慶也。行與慶叶。【班固·白雉詩】容潔朗兮於淳精,發皓羽兮奮翹英。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慶與精英成叶,皆庚韻也。蓋慶乃卿字去聲,轉平聲卽卿也。故卿雲亦曰慶雲。近昆山顧氏未達音韻,乃曰易經慶字俱讀羌音,行字俱讀杭音,此偏論也,不知易自有叶羌字者。未可棄慶字本聲之卿音也。

叶虛羊切,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叶下殃。【書·伊訓】萬邦惟慶。叶上祥。【詩·大雅】則篤其慶。叶下光又。【小雅】孝孫有慶。叶下彊。 从心从久。久者,行也。吉禮以鹿皮爲贄,从鹿省,會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𤸰聲。【徐曰】𤸰,鷹字也。本作𤻮,今作應。

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

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

《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集韻】同懶。字頭字从忄从柬。

【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𠀤音畢。【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定辭也。【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專也。【揚子·太𤣥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期必也。【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審也。【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果也。【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輔錄】必育受稅俗。【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

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又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𠀤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五音集韻】盧則切,音勒。【玉篇】功大也。又一本【玉篇】思也。

《說文》止有㔹字,从十。解曰:材十人也。玉篇从十,从心𠀤見,然于从十者,則訓曰材十人也。于从心者,則一本訓曰功大也。一本訓曰思也。蓋《說文》之後,廣益之字原多,而从十之㔹,與从心之忇,應必有別。緣傳寫者譌,註釋者又譌,而廣韻,集韻遂棄此字。至韓孝彥五音集韻收此字,而註曰功大,又註曰材十人也,則又將从心之忇,混于从十之㔹矣。

【五音集韻】如鄰切,音人。親也,仁愛也。

【廣韻】都牢切【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音刀。憂心貌。【詩·𨻰風】心焉忉忉。 

【內典】忉利天,此天四方各八,中央帝釋,共三十三。

【集韻】徒徑切,音定。忊𢣙,恨也。 

【五音集韻】他定切,音聽。忊𢣙,不得志貌。

【集韻】【類篇】𠀤公在切,音攺。【博雅】恃也,仰也。 

【集韻】【類篇】𠀤下攺切,音亥。義同。

〔古文〕坖【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寄切,𠀤音惎。【說文】憎惡也。【增韻】嫉也。【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廣韻】忌諱也。【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疏】謂告王以先王之忌諱也。

【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憚也。【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怨也。【晉語】小人忌而不思。【註】怨也。

戒也。【書·呂𠛬】敬忌罔有擇言在身。【註】忌之言戒也。

敬也。【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忌日,親喪日也。【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姓。【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龍忌,謂禁火日也。【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集韻】居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懻。語助辭。【詩·鄭風】叔善射忌。 

【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𠀤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姓。

【廣韻】【集韻】【韻會】𠀤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釋文】忍音刃。【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𠀤與韌靭忍同。

【玉篇】【集韻】𠀤古文仁字。註詳人部二畫。

【集韻】七典切,音淺。【玉篇】怒也。 

【五音集韻】倉先切,音千。【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呼好爲忏。

(懺)【廣韻】楚鑑切【集韻】【韻會】叉鑑切,𠀤音𩟶。【集韻】悔也。或从言。 

【韻補】自𨻰悔也。懺悔。見釋典。

【五音集韻】吐敢切,音毯。忐忑,心虛也。 

【字彙補】口梗切,音懇。【道藏·三元經】心心忐忑。

【五音集韻】他德切,音忒。義見上。 

【字彙補】端討切,音倒。道藏讀。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𠀤音慝。【說文】更也。从心弋聲。【詩·大雅】鞠人忮忒。

【魯頌】享祀不忒。【鄭箋】變也。

疑也。【詩·曹風】其儀不忒。【正義】執義如一,無疑貳之心。 

【廣韻】差也。【詩·大雅】昊天不忒。【鄭箋】不差忒也。

通作貸。【禮·月令】毋或差貸。【呂覽】作差忒。 亦通作貣。【史記·宋世家】卜五,占之用二衍貣。今【書·洪範】作忒。 亦通作慝。【詩·鄘風】之死矢靡慝。古作忒。 【六書故】忒又作𢘋。【書·洪範】民用僭忒。【六書】作𢘋。

𢘋省爲忒,亦猶貸省爲貣。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說文】極也。【玉篇】擾也。【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廣韻】【集韻】𠀤侯旰切,音翰。【博雅】善也。一曰好也。 

【韻補】叶京天切,音堅。【白居易·傷宅詩】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靑煙。洞房溫且淸,寒暑不能忓。 【說文》長箋】忓有遷進意,故从干。俗混悍,非。

【廣韻】【集韻】【韻會】𠀤許訖切,音迄。【博雅】喜也。【史記·周本紀】棄爲兒時,忔如巨人之志。 

【集韻】魚乙切,音仡。心不欲也。【史記·倉公傳】數忔食飮。

【廣韻】【集韻】徒蓋切【韻會】【正韻】他蓋切,𠀤音泰。侈也。【晉書·何曾傳】劉毅劾曾侈忕無度。亦書作忲。

【唐韻】倉本切【集韻】【韻會】取本切【正韻】趨本切,𠀤音刌。【說文】度也。从心寸聲。【廣韻】思也。【詩·小雅】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姓。

與刌通。【禮·玉藻·瓜祭上環註】上環,頭忖也。【疏】忖,切也。 【說文》長箋】从寸心,會意。卽諧寸聲。或省作寸。

〔古文〕𢗍【唐韻】【集韻】【韻會】職吏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鋕。【說文】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論語】志於道。【詩序】在心爲志。 

【廣韻】意慕也。【儀禮·大射儀】不以樂志。【註】志者,意所擬度也。【禮·少儀】問卜筮曰:義歟,志歟。義則可問,志則否。【註】義,正事也。志,私意也。

準志也。【書·盤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準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

章志也。【禮·檀弓】孔子之喪,公西赤爲志焉。子張之喪,公明儀爲志焉。【疏】故爲盛禮,以章明志識也。

本志也。【左傳·襄元年】謂之宋志。【註】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註】爲禮,以制好惡喜怒哀樂六志。又記也。與誌同。或作識。【周禮·春官】小史掌邦國之志。【前漢書】有十志。【師古曰】志,記也。積記其事也。【後漢·劉駿傳】博見彊志。 

【集韻】昌志切。與幟通。旗也。【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

箭鏃也。【爾雅·釋器】金鏃翦羽謂之鍭,骨鏃不翦羽謂之志。【註】鏃,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

叶眞而切,音支。【楚辭·九章】昔君與我成言兮,曰黃昏以爲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旣有此他志。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又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廣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𠀤音茫。心迫也。【增韻】悕也,宂也。【杜甫·新婚別】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悤忙。

姓。明有忙義,忙宗。

與恾同。【廣韻】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