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
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
j 知、照 ch 徹、穿 c 澄、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
h 曉 X 匣 H 匣 ' 影 Y 影 x 喻 y 喻
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

說文小篆

字頭

释義

安也。小戎傳曰。厭厭、安靜也。湛露傳曰。厭厭、安也。釋文及魏都賦注引韓詩愔愔、和悅之皃。按愔見左傳祈招之詩。葢愔卽懕之或體。厭乃懕之叚借。載芟。有厭其傑。厭厭其苗。亦懕之叚借。廣韵。䅧䅧、苗美也。用載芟傳也。从心。厭聲。於鹽切。按古音讀如音。在七部。詩曰。懕懕夜㱃。湛露文。按此則許所據从心。

安也。子虚賦曰。憺乎自持。按人部曰。倓、安也。音義皆同。从心。詹聲。徒敢切。八部。

無僞也。僞各本作爲。今按許以爲訓母猴、僞訓作也。是許書作爲字皆當作作僞也。今本人部僞下曰詐也。淺人所改耳。子虛賦曰。怕乎無爲。憺怕、俗用澹泊爲之。叚借也。澹作淡。尤俗。从心。白聲。李善蒲各切。五部。徐鉉曰匹白切。又葩亞切。按匹白者、今音之轉。葩亞者用雅字爲俗字之俗音也。今人所云怕懼者、乃迫之語轉。

𢝊也。𢝊各本作憂。今正。釋詁及小雅杕杜、祈父傳皆曰。恤。憂也。按卪部曰。卹、𢝊也。比部引周書無毖于卹。今尙書作恤。恤與卹音義皆同。又疑古衹有卹。恤其或體。收也。當依玉篇作救也。从心。血聲。辛聿切。十二部。

極也。極者、屋之高處。干者、犯也。忓者、以下犯上之意。从心。干聲。古寒切。十四部。

喜㱁也。懽㱁㬪韵。㱁者、意有所欲也。欠部曰。歡者、喜樂也。懽與歡音義皆略同。从心。雚聲。古玩切。十四部。廣韵曰。懽同歡。呼官切。爾雅曰。懽懽愮愮。憂無告也。釋訓文。懽懽卽大雅之老夫灌灌。傳曰。灌灌猶款款也。懽本訓喜款。而𢝊者款款然之誠、亦與喜樂之款款同其誠切。許說其本義。爾雅說其引申之義也。

懽也。懽讀如歡。冡上懽篆而云也。从心。禺聲。噳俱切。古音在四部。此與愚各字。猶慕與慔各字也。琅邪朱虛見地理志。故城在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㥥亭。按漢時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其名皆著於籍。故許氏得偁鄉亭之名。班氏但舉縣道國邑之名也。

飢餓也。餓當作意。釋言曰。惄、飢也。李巡云。惄、宿不食之飢也。周南傳曰。惄、飢意也。爲許所本。从心。叔聲。奴歷切。古音在三部。一曰𢝊也。𢝊各本作憂。今正。釋詁乃小弁傳曰。惄、思也。舍人云。惄、志而不得之思也。方言曰。惄、?、憂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志而不得、欲而不獲、高而有墜、得而中亡謂之?。或謂之惄。按思與𢝊義略同也。詩曰。惄如輖飢。輖各本作朝。誤。今依李仁甫本訂。毛傳曰。輖、朝也。謂輖卽朝之叚借字也。周南汝墳文。

勞也。此與人部𠊬音義皆同。本一字耳。詳彼注。从心。卻聲。其虐切。古音在五部。

憸詖也。憸葢險之字誤。詖同頗。古文以詖爲頗也。憸利於上佞人也。立政曰。國則㒺有立政。用憸人。馬融曰。憸利佞人也。从心。僉聲。息廉切。七部。

息也。此休息之息。上文息篆訓喘息、其本義。凡訓休息者。引申之義也。釋詁及甘棠傳皆曰。憩息也。憩者、愒之俗體。民勞傳又曰。愒、息也。非有二字也。又釋言曰。愒貪也。此愒字乃㵣之叚借。如左傳玩歲而愒日、許引作忨歲而㵣日。公羊傳不及時而葬曰愒。愒、急也。亦卽㵣字也。从心。曷聲。去例切。十五部。

精戇也。未聞。玉篇、廣韵云。寢熟也。从心。毳聲。千短切。篇、韵呼骨切。十五部。

疾利口也。疾、惡也。謂疾惡利口之人也。般庚。相時?民。猶胥顧于箴言。謂惟憎惡利口之人尙能相與稍顧淸議。女部姍訓誹也。漢書姍笑、與𢘁義略同。从心。从冊。小徐作冊聲。誤。按當讀如刪。大徐息廉切。非也。篇、韵皆同。其誤久矣。詩曰。相時𢘁民。詩無此語。尙書般庚上曰。相時憸民。集韵引說文作商書相時𢘁民。豈丁度等所見不誤與。玉篇、廣韵、集韵、類篇皆不言憸𢘁爲一字。立政㒳言憸人。釋文曰。憸本又作𢘁。是則當爲一字矣。而𢘁从冊、葢从刪省聲。如珊姍字之比。漢石經尙書殘碑此字作𣪚。𣪚卽散。疑古文般庚作𢘁。今文般庚作散。異字同音。𢘁訓疾利口與憸訓詖邪、異字異音異義。不知者乃掍而一之。般庚或作憸民。立政或作𢘁人。皆淺者所爲耳。無容同字而許異訓也。凡釋文云本又作之下往往出古字。序内所云兼采說文、字詁以示同異者。此云本又作𢘁、正用說文。仍襲舊說。未宷定般庚有𢘁而立政無𢘁也。

褊也。褊者、衣小也。故凡窄陿謂之褊。釋言曰。褊、急也。从心。及聲。居立切。七部。

㤂性也。各本作疾也。今依韵會正。釋言曰。悈、褊、急也。釋文。悈本或作極。又作亟、同。紀力反。按極正㥛之誤。㥛與急雙聲同義。㥛字不見於經。有叚亟爲之者。如詩經始勿亟箋云亟、急也是也。有叚戒爲之者。如鹽鐵論引六月我是用戒、謝靈運𢰅征賦作用棘是也。有叚悈爲之者。如釋言悈、急也是也。有叚棘爲之者。如素冠傳、六月出車文王有聲箋皆曰棘、急也是也。有叚革爲之者、如禮器非革其猶、檀弓夫子之病革矣注皆曰急也是也。傳、箋、注以叚借法釋經。从心。亟聲。舉形聲關會意也。己力切。一部。一曰謹重皃。此義之相反而相成者也。急則易遅。列子。𧮈㥛夌誶。注。㥛、吃也。

㤂也。獧下曰。一曰急也。此與義音同。論語狷、孟子作獧。其實當作懁。齊風。子之還兮。傳曰。還、便捷之皃。走部曰。?、疾也。其義皆近。从心。瞏聲。讀若絹。古縣切。十四部。

恨也。𢙼卽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趙以恚怒釋之。又引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今論語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頂切。十一部。

㤂也。按人性急也。从心弦。性緩者佩弦以自急。弦亦聲。胡田切。十二部。河南密縣見地理志。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府密縣東七十里。有𢛆亭。

疾也。廣雅。急也。弓人曰。於挺臂中有柎焉。故剽。注云。剽、疾也。此謂剽卽慓之叚借也。从心。票聲。?沼切。二部。亦平聲。

下齎也。未聞。按後漢書班固典引曰。亦宜勤恁旅力。李賢注引說文恁、念也。當用以訂正。廣雅曰。恁、思也。廣韵、玉篇亦曰。念也。恁念爲曡韵。廣雅又云。恁、弱也。則與詩荏染同音通用耳。从心。任聲。如甚切。七部。李善如深切。

失常也。从心。代聲。他得切。一部。此字不古。說見下。

驕也。此與女部㜘驕也音義同。㜘下今本作嬌。乃驕之俗字耳。从心。且聲。子去切。五部。

不安也。大戴禮曰。君子終身守此悒悒。盧注。憂念也。蒼頡篇曰。悒悒、不畼之皃也。其字古通作邑。俗作唈。爾雅云。僾、唈也。謂憂而不得息也。从心。邑聲。邑者、人所聚也。故凡鬱積之義从之。於汲切。七部。

忘也。此義未聞。恐有譌字。嘾也。嘾者、含深也。含深者、欲之甚也。淮南修務訓高注云。憛悇、貪欲也。賈誼新書勸學篇。孰能無悇憛養心。而顚一視之。匈奴篇。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垂羨而相告人。悇憛其所自。按嘾慓、悆悇皆古今字。悇憛猶憛悇也。若廣雅云。悇憛、懷憂也。此則其引申之義。凡求得未有不患失者。从心。余聲羊茹切。五部。周書曰。有疾不悆。金縢文。今本作弗豫。許所據者壁中古文。今本則孔安國以今文字易之也。悆、喜也。喜者、樂也。此引書而釋之。必釋之者、以書義與字本義別也。凡引曰圛、而釋之曰圛𦫵雲半有半無。引布重?席、而釋之曰織蒻席。引如虎如貔、而釋之曰貔猛獸。引朕堲讒說殄行、而釋之曰堲疾惡也。皆此例。

㪅也。从心。弋聲。他得切。一部。按人部代、㪅也。弋聲。忒與音義同。尸鳩傳曰。忒、疑也。瞻卬傳曰。忒、差也。皆一義之區別也。左部曰。𢀩者、忒也。參𢀩、不相值也。不相值卽更改之意。凡人有過失改常謂之忒。本無?字。各本有?篆。注云。失常也。从心、代聲。代亦弋聲。則音義皆同。此葢淺人妄增。如貝部貣外沾貸、虫部?改爲蟘皆其類。?篆宜刪。廣韵無?爲是也。忒之引申爲巳甚。俗語用之。或曰大。他佐切。或曰太。或曰忒。俗語曰忒殺。忒之叚借或作貣。

愉也。廣韵曰。憪、心靜。然則今人所用閒靜字當作此字。許云愉者、卽下文愉愉如也之愉。謂憺怕之樂也。从心。閒聲。戶閒切。十四部。

薄也。薄本訓林薄、蠶薄。而叚爲淺泊字。泊水部作洦。凡言厚薄皆?泊之叚借也。此薄也當作薄樂也。轉寫奪樂字。謂淺薄之樂也。引申之、凡薄皆云愉。唐風。他人是愉。傳曰。愉、樂也。禮記曰。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此愉之本義也。毛不言薄者、重樂不重薄也。鹿鳴。視民不恌。傳曰。恌、愉也。許書人部作佻、愉也。周禮。以俗敎安。則民不愉。鄭注。愉謂朝不謀夕。此引申之義也。淺人分別之。別製偷字、从人。訓爲偷薄。訓爲苟且。訓爲偷盜。絕非古字。許書所無。然自山有樞鄭箋云愉讀曰偷。偷、取也。則不可謂其字不古矣。从心。俞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鄉黨篇文。覿者、儥之俗字。愉愉、聘禮作俞俞。論語鄭注云。愉愉、容色和也。正薄樂之義。

輕易也。易當作㑥。人部曰。㑥、輕也。懱者、輕易人蔑視之也。剥之初六曰。蔑貞凶。馬云。蔑、無也。鄭云。輕慢。鄭謂蔑卽懱之叚借字也。从心。蔑聲。莫結切。十五部。商書曰。㠯相陵懱。今商書無此文。陵讀如在上位不陵下之陵。

戇也。愚者、智之反也。从心禺。會意。愚亦聲。麌俱切。古音在四部。禺、母猴屬。母字舊奪。今補。許書夒下、爲下、玃下皆曰母猴。卽沐猴、彌猴一語之轉。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屬。此卽用彼語。淺人刪母。非也。獸之愚者。巳上八字說从禺之意。

愚也。與上篆互訓。从心。贛聲。陟絳切。古音在八部。按師古張陳王周傳注曰。舊音下紺反。今音讀竹巷反。此音有古今之證也。

回頂部